藏在水下的這座古墓,究竟是什么來頭?
在中國古代
墓葬的體量、形制和陪葬器物
往往能反映墓主的身份與地位
吉水東吳大墓
占地有200平方米
有人推測墓主人很可能是
三國時期東吳政權的權貴
墓主則是一位年薪高達2000石的官員
當時俸祿也不過600石)
然而與它們相比
不論從墓葬面積還是建筑規(guī)制
都要大出很多
三官廟漢墓
在等級森嚴的漢代
有如此體量的墓室
光有錢可不行,還得有顯赫的身份
這位墓主人,究竟是誰呢?
埋在水塘下的古墓
01
2018年,在山東省濟南市濟陽區(qū)三官廟村,村民們在一次普通的水塘抽水清淤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一座水下古墓。
三官廟村水塘現(xiàn)場
經過抽水清淤,三官廟古墓終于重見天日:它形制特殊,呈拱頂磚室結構;體量巨大,占地約300平米;擁有兩前庭、兩中堂、三后室、一耳室,宛如一個四室四廳的地下宅院。
三官廟漢墓發(fā)掘現(xiàn)場
三官廟漢墓發(fā)掘現(xiàn)場
根據(jù)多室的形制的堆砌墓室的青磚,結合以往的經驗,考古人員判斷:這是一座漢代的大型磚室墓。
意義重大的羊首浮雕
02
考古界有這樣一句話:漢代墓葬,十墓九空。
漢代盛行厚葬,不止帝王,宗室勛貴也加以效仿。國力的強盛為厚葬提供了物質基礎,“靈魂不滅”的觀念又強調對逝者的侍奉要如對生者一樣講究。
厚葬金銀財寶、又有高聳封土做“地標”的漢墓,成為了許多人覬覦的對象。這使得不少漢墓在下葬不久就屢遭盜掘。
歷史記載,曹操就曾在軍隊中設立“摸金校尉”、“發(fā)丘中郎將”等官職,還親自帶兵盜掘西漢王族大墓。曹軍曾靠一次盜掘獲取的財物,養(yǎng)活了部隊三年之久。
厚葬之風不僅給當時的社會造成了巨大的負擔,也完全沒有起到保護墓主的作用。
到了東漢,朝廷下詔,明確制止這種“奢糜”行為,開始提倡薄葬。
三官廟古墓
墓葬的形制和陪葬器物逐漸發(fā)生了變化:
西漢時期所多見的土坑墓、木槨墓到了東漢逐漸被有穹窿頂、券頂、楔頂?shù)拇u室墓、石室墓所取代;墓室中往往出現(xiàn)畫像磚石,刻畫神話故事、勞動場景、耕種、庖廚等反應墓主生前日常生活或表達死后升仙愿望的內容;西漢前期,陪葬品中有許多金銀珠玉、錢幣、銅漆器皿等昂貴的器物。到了東漢,陪葬的則多是陶制器物。
經過發(fā)掘,專家們在西側后室石質門楣上發(fā)現(xiàn)了羊首浮雕畫像。結合其他的證據(jù),考古專家們最終認定,三官廟古墓是一座東漢畫像石墓。
后室石制門楣上的羊首浮雕
神秘的“地下動物園”
03
在三官廟漢墓M1中,考古人員共清理出畫像石40塊、畫像63幅。除了羊首畫像外,墓內還刻畫了許多當時的社會生活場景。
與此同時,大量的動物遺骨逐漸出現(xiàn):犬骨、牛骨、禽骨、嚙齒類動物骨骼……這里儼然是一座地下動物園。
西側墓后室門柱旁發(fā)現(xiàn)獸骨
發(fā)現(xiàn)禽類骨骼
將大大小小不同的動物作為隨葬品,究竟是為什么呢?
有人認為,這是墓主人想在死后帶走作伴的寵物。也有人認為,這可能是墓主人想要帶往另一個世界的食物。然而,最終的結論卻遲遲沒有得出。
漢代講究“修仙養(yǎng)生”,鹿被認為是升仙時的主要騎乘工具,是人實現(xiàn)升仙愿望的瑞物。三官廟漢墓的這只鹿角,雖然只留下了根部的主干,但依然能讓我們體會到墓主人對于死后進入仙界的渴求。
發(fā)現(xiàn)鹿角
在兩座墓室中,考古人員清理出了大量人骨。
發(fā)掘過程中,在距離墓底1.5米的土里就開始出現(xiàn)人骨
牙齒保存十分完好,有助于確定年齡
經過體質人類學的鑒定,這些人骨,屬于不同的17個個體,有成年男性、有20-30歲的年輕女性、還有8、9歲的小孩……
骨骼很小,判斷是小孩的骸骨
17具遺骸,上百個破碎的骨頭,這些原本極易腐爛的骨頭,正是因為墓室中水和泥沙的存在,得以與空氣隔絕而保存千年。
西側墓中室已經發(fā)現(xiàn)四個人
三官廟古墓的考古工作還未結束,對墓主人身份的探究,也仍在繼續(xù)。
8月16日-18日20:00
《水塘下的古墓》(一~三)
Hash:e733cbaa17ea6b225641f8eb33a85453b47a0457
聲明:此文由 探索發(fā)現(xiàn)欄目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