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溝出土古幣的那些事

2017.3.29丨NO.166

你來了啊 坐下來喝杯茶吧

點擊上方藍色『溪文化

即可關注收聽

3月14日晚,在我市千金304國道旁發(fā)現(xiàn)金代窖藏,3月15日,市博物館考古隊對其進行了搶救性發(fā)掘,這處窖藏,是埋在地下的一口瓷缸,缸里裝滿了大錢。一次性出土如此眾多,且保存狀態(tài)相對完整的窖藏貨幣,這在我市尚屬首次。這一事件不但令我市的考古工作者們興奮不已,也引起了市民的極大關注與好奇。

這些錢幣來自于哪個年代?我市境內為何會出現(xiàn)如此多的古代貨幣?這些古幣價值幾何?

圍繞這批出土窖藏古幣的故事,聽我慢慢道來。

事件回放

群眾舉報,多方努力保護文物

考古工作人員正在進行現(xiàn)場發(fā)掘 林林/攝

2017年3月14日17時27分,千金派出所接到110指令:有群眾反映,在平山區(qū)千金路本鋼胸科醫(yī)院上行100米山坡處疑似有人在挖掘古物。接到報警后,值班民警金志超、富家安立即出警趕赴現(xiàn)場。

給110打電話報警的是市民王先生(化名)“當時我遛狗經過此地,看到有七、八個人圍在那里像是在挖什么東西。我上去一看,發(fā)現(xiàn)是古代的大錢?!睋?jù)王先生回憶,開始時,缸沿殘缺的小口差不多只有一個成年人拳頭那么大,但隨著人們的手挖石鑿,缸口越來越大,擔心這里有重要的文物被破壞,他報了警。事后,市文物部門對王先生的這一行為贊賞有加,并決定將予以一定的獎勵。

千金派出所的民警到達現(xiàn)場后,立即責令現(xiàn)場群眾停止挖掘行為,并告知群眾,這里面的東西可能屬于文物,破壞涉嫌違法。群眾停止挖掘后,民警進一步做工作,規(guī)勸群眾將已經挖掘出的古幣放回原處。穩(wěn)定了現(xiàn)場局面后,兩位民警迅速向所里匯報了現(xiàn)場情況。千金派出所高度重視此事,馬上與市文廣局文物處取得聯(lián)系,通報此事。18時30分,文物處的工作人員及市博物館考古專家來到現(xiàn)場,經初步鑒定,此處屬于金代的窖藏,距今已經有八百多年的歷史,窖藏內為古代貨幣,具有考古價值。由于天色已晚,不利于考古挖掘,當即決定于次日(15日)進行正式挖掘。為防止文物遭到破壞,千金派出所又派出一輛警車配合兩位民警與文物處的工作人員一起在此守護了一夜。

3月15日早6點30分,受市文廣局委派,市博物館館長李青山帶隊、特聘專家梁志龍、副館長靳軍、考古隊隊長馬毅及隊員劉寧趕赴現(xiàn)場,對這處貨幣窖藏進行搶救性發(fā)掘。

窖藏位于平山區(qū)千金街道辦事處苑家街一組304國道附近,該國道于2016年開通,此處曾是國道修建工程的施工作業(yè)面。窖藏中的貨幣,儲存在一口瓷缸中,瓷缸埋在地下,瓷缸口沿上距地表0.7米,下距公路面1.3米??脊湃藛T根據(jù)實地情況對這處窖藏址進行了清理發(fā)掘,在山坡窖藏處布置2×3米探方一個。因天氣較冷,凍土堅硬,給發(fā)掘工作帶來不小的困難。正在我市進行勘探工作,具有豐富經驗的洛陽勘探隊一行四人也受邀參與了發(fā)掘。經過一上午的努力,中午11時30分左右 ,一個高約800mm、口徑約510mm、腹徑約750mm的醬釉瓷制大缸呈現(xiàn)在眾人眼前,缸內上部覆有泥土,約三分之二為古錢幣。下午15時,儲存貨幣的瓷缸基本清理出來,瓷缸及缸里的貨幣整體被運回了市博物館。

專家觀點

數(shù)量可觀,考古和文化意義重大

“此次發(fā)掘出土數(shù)量如此眾多,且保存完整的窖藏古代貨幣在我市尚屬首次發(fā)現(xiàn),這對研究本溪社會發(fā)展史與經濟史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蔽沂锌脊艑<伊褐君埮d奮地說。

在梁志龍看來,這么多的錢幣在當時是一筆不小的財富,很可能是屬于一個大家族的財產。由此可以暢想,當年千金地區(qū)一定是人丁興旺,雞犬相聞,人們安居樂業(yè),生活十分的富足。因為,只有在這樣安定富足的生活條件下,才會積累下如此豐厚的家底,攢下這么多的“地罐錢”。

那么,這筆財富的主人為什么要把這么多的錢埋在地下,卻又忘記取走呢?梁志龍先生又展開了進一步的推測。金代還沒有像今天這樣發(fā)達的金融業(yè),更不可能把錢存在銀行里通存通兌。百姓要把一筆如此巨大的財富保存起來,最好的辦法就是放在罐子里,埋藏在地下,這也許就是人們稱“攢錢”為“攢地罐”的原因。據(jù)推測,當年很可能是社會發(fā)生了動蕩,而遭遇戰(zhàn)爭產生的動蕩的可能性最大,人們不得不背井離鄉(xiāng),離開自己世代生活的家園。而這么多銅錢不好攜帶,就放在缸里,埋在地下。根據(jù)出土時的情況判斷,存錢的大缸上面當年應有一個木蓋子,只是年深日久,木質腐爛,泥土才落入缸內。至于后來,錢的主人很可能因地貌發(fā)生了變化,沒有找到當年埋錢的準確位置,或是主人客死他鄉(xiāng),再也沒有回到故園,才讓這筆巨款在地下沉睡了八百余年,直到今天被我們發(fā)現(xiàn)。

據(jù)梁志龍先生介紹,距離此次發(fā)掘地百米之處的本鋼胸科醫(yī)院,曾經發(fā)掘過一個金代古墓,出土的器物非常精美,此次又發(fā)現(xiàn)如此眾多的古錢幣“看來千金這個地名真是名不虛傳,地下真藏有千金、萬金的財富?!绷合壬χf。

那個年代

干戈玉帛,宋代的戰(zhàn)爭與和平

此次出土的古錢幣以宋錢為主,而在距今千年前后,我市所處的遼東地區(qū)先后被遼、金管轄,何以會出現(xiàn)如此多的宋錢呢?這,還要從那個年代的戰(zhàn)爭與和平說起。

宋代不同于漢、唐這樣的大一統(tǒng)王朝,有宋一代先后有北方契丹人建立的遼、女真人建立的金,西北有黨項人建立的西夏,西南有段氏大理,以及青藏高原上的吐蕃等政權與之對立并存。三百年來,宋與這些王朝和地方政權時戰(zhàn)時和,特別是與遼、金、西夏的戰(zhàn)爭,讓宋狼狽不堪。不得已,宋每年要向這些政權交納(賜予)歲幣,換取和平。與軍事上的軟弱形成鮮明的對比,宋代的文化和經濟卻十分發(fā)達,在和平時期與周邊少數(shù)民族政權的貿易十分頻繁,這也使得大量宋錢被買賣雙方所使用,宋幣因歲幣和貿易而流通的范圍很廣。

公元1127年,發(fā)生了中國歷史上的一件大事——東北新興的大金在迅速滅遼之后,大軍興兵南下,“靖康之變”徽欽二帝被俘,一同北上的宗室、大臣、女眷無計其數(shù),當然也包括宋錢在內的大量財富被帶到了東北。在宋金第二次“紹興和議”之后,偏安東南一隅的南宋每年要向金供納歲幣以求和平。當時金國也鑄造自己的錢幣,但金國境內流通最多最廣的卻是宋錢。通過這些史實就不難解釋,為何在金的管轄地會發(fā)現(xiàn)如此之多的宋幣了。

“這是一處金代窖藏,里面包含前代貨幣很正常。金代是建立在北方的國家,與宋朝政權曾經對峙,并有戰(zhàn)事發(fā)生,金朝曾經把北宋徽、欽二帝掠到東北來,可見當時金朝的國威和戰(zhàn)爭實力強大。窖藏中含有宋代貨幣,分析可能是來自宋朝的戰(zhàn)爭賠款。”梁志龍先生介紹說。

據(jù)梁志龍先生介紹,我省曾在遼陽考古時發(fā)現(xiàn)過堆積如山的宋幣。透過這些宋幣的身世,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場景也展現(xiàn)在了我們的眼前。

價值幾何

宋幣精美,收藏界卻并不以此為貴

考古專家正在對古幣進行整理、研究

在市博物館,考古工作者正在緊張忙碌地對此次發(fā)掘的錢幣進行整理和研究。據(jù)市考古隊隊長馬毅介紹,此次出土的古代錢幣以宋錢為主,有太平通寶、元豐通寶、崇寧重寶、也有金代的貨幣如“正隆通寶”等多種,還偶見漢代的五銖以及唐代開元通寶。初步估計,銅錢的重量約275公斤,數(shù)量約55000多枚。

宋代人文錦繡,器物精良,幾乎所有宋代的文物都極具藝術之美,宋錢也不例外,堪稱是中國古代造幣的巔峰。宋幣精美,是因為那個時代經濟繁榮,文化昌盛,且宋代的皇帝又普遍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yǎng)和審美情趣。宋幣上的文字更是異彩紛呈,有真、草、篆、隸各種不同書體,很多出自皇帝之手或是名家手筆。比如,此次出土的元豐通寶,鑄于北宋神宗元豐年間(1078-1085),上面的文字就出自一代文豪、大書法蘇東坡的手筆。大觀通寶,是北宋徽宗趙佶大觀年間(1107-1110年)始鑄的貨幣,錢文書法清秀骨瘦,鐵劃銀鉤,是徽宗趙佶瘦金書體存留世間的真實顯現(xiàn)。宋徽宗治國無方,但絕對是最一流的書法家、藝術家,宋徽宗一朝所鑄錢幣精美絕倫,特別是“宣和通寶”是古幣收藏中的珍品,古錢四絕之一,堪稱古幣的巔峰之作。宋徽宗本人也與王莽并稱為我國古代的“錢法二圣”。

雖然宋幣精美絕倫,但是普通的宋幣在現(xiàn)代收藏界中卻并不怎么被看好,其原因是物以稀為貴。宋錢的存世量實在是不少。宋代經濟發(fā)達,宋幣發(fā)行量非常大,據(jù)史料記載,宋神宗時全國年鑄幣506萬貫,而唐朝最盛的開元盛世年鑄幣不過32萬貫。當時為免攜帶大批銅錢來往之煩勞,四川地區(qū)民間出現(xiàn)了最早的紙幣“交子”。這是我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宋幣當年的發(fā)行量大,今天的存世量也就多,不但在我國宋幣大量出土,在今天東到日本、西至歐洲、非洲的廣大地區(qū)都有宋幣的出土,足見當時宋的經濟繁榮與海外貿易的頻繁。

此次千金出土的這批古代貨幣仍在清點和研究之中。今天,我們已經無法準確地估量這些錢幣在當年的購買力,也不能用今日收藏品市場價格來衡量他們在今日的真實價值。我們更在意的是這些錢幣的考古價值和文化意義。因為,這片土地上曾經的熙熙攘攘,這片天空下的人間煙火,都曾被這些錢幣所見證。帝國興起的風起云涌,政權更迭的血雨腥風,民族融合的玉帛干戈,都被時間化作了斑斑銅綠,刻印在了這一枚枚的錢幣之上。作為那些歷史的親歷者,它們如今重現(xiàn)天日,等待著我們去遙想和讀懂那些千年的往事與云煙。

千金溝出土古幣的那些事

文 / 蔡升升

攝影 / 林林 周子棟 劉巧

本溪日報

《洞天周刊》、《溪周刊》、《關東風》畫刊

投稿地址

遼寧省本溪市平山區(qū)東明路59號本溪日報社

601編輯部收

郵編:117000

投稿郵箱:bxzongyi523@163.com

電話:024-43219444

Hash:7053831a84199e5de028036db8b68ccedc26500c

聲明:此文由 溪文化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