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廣東第一巷韶關人都知道,但這三座門樓的歷史卻少有人了解!
都有一種鄉(xiāng)愁的情懷
來這里尋根的人
都可以找到心靈的歸宿
這個有著千年歷史的地方
歷經(jīng)風雨,充滿故事
今天,小編將帶大家
穿過千年古巷
去了解那三大門樓的故事
珠璣巷中門樓
橫跨巷北段中央,原為翔鳳坊樓?!督ㄖ榄^樓碑記》載:“沙水鎮(zhèn)翔鳳坊之樓,先輩每欲建之第,徒豎石腳而弗克,厥成者非無因而止。迨后見其石基猶存,相顧而言曰:前人既遺起樓之基,吾儕何不共體先志乎。斯時,一唱眾和,以數(shù)十年未成之宇,忽而振拔于崇朝,其適情玩志,雖不如古之岳陽、黃鶴等樓,而題曰珠璣,則其名亦可相傳于兩粵、兩京,為后世之遺跡云耳。彭統(tǒng)端題并書,清乾隆十二年菊月?!?/p>
1985年重修,南接驛道通路的駟馬橋,北至鳳凰橋。高、寬均5米,近似正方形,進深1米。圓形拱門,拱高3.3米,寬2.8米,進深1米。歇山頂二層綠琉璃瓦,正脊3米長案造形,垂吻兩只朝天翹起,近0.5米長的犀牛角造形,生動形象。
比中央建筑低1米的兩端脊與中央造型相同,通體潔白如玉。樓中心豎鑲長1米,寬0.3米的方形青石匾“珠璣古巷,吾之故鄉(xiāng)”,落款:“國民革命軍第十五軍第三師副師長蒙志,中華民國十八年二月中瀚”,下方橫鑲長0.4米,寬0.2米紅砂巖浮雕“珠璣樓”匾。
上層北側(cè)有1米高的木欄桿,內(nèi)放1尊0.5米高的銅質(zhì)太子菩薩像,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珠璣巷北門樓
穩(wěn)踞巷北端,乾隆年間建,1983年重修,歇山式綠琉璃瓦面。
通高8.6米,正脊長2米葫蘆剎頂,正吻朝內(nèi)回首神獸;垂脊1.3米長翹首犀角。拱形門,高3米,寬2米,進深0.3米,北鑲橫匾“珠璣街”,鎮(zhèn)守北入珠璣巷第1關。
巷2側(cè)羅列以宗祠為單位,井井有條地分布各式各樣的房子,節(jié)毗祠堂、相聯(lián)店鋪。霍、馬、何、陳、羅、簡、林、張、蘇、黃、吳、雷、鐘13姓宗祠搭配和諧、緊湊,相得益彰。
曲直標致、自然得體,均紅石筑基,明末建筑,古風存在。以由大門、影壁、倒座、正廂房等構(gòu)成的四合院為藍本,靈活吸納“半珠式、品字形、多字型”等江南園林建筑精萃,與圍屋成功結(jié)合的古巷道,是韶關客家民居的典型代表之一。
珠璣巷南門樓
傲立于南雄市珠璣古巷南端,巷標志性磚木結(jié)構(gòu)建筑,建于清代乾隆年間,上下二部三層樓閣式歇山頂,均蓋綠琉璃瓦,通高9.5米,面寬7.7米,進深3.2米。
下部拱門高4米,拱高3.5米,寬5米,進深3.2米的長方體,形如雄壯的凱旋門,門楣中央鑲浮雕正楷“珠璣古巷”紅砂巖匾,浩氣沖宇。
上層中高約3米,2側(cè)高約1.2米,如3頂(下2上1)巨大綠頭盔疊加的3亭蓋,穩(wěn)插飽滿紅葫蘆剎頂,正吻皆回首神獸,垂吻皆0·3米長卷草飛檐,神氣洋洋。市文物保護單位。
版權聲明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fā)布,任何組織、機構(gòu)或個人未經(jīng)同意不得轉(zhuǎn)載或二次修改。
編輯 | 如夢
Hash:b5059b5f5a6406ecb32972e9e3885b6b978888fb
聲明:此文由 韶關旅游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