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攻克賓川縣城

紅軍攻克賓川縣

1936年4月19日,紅二軍團六師占領祥云縣城,四師則繼續(xù)前進,直逼賓川縣城——州城(老縣城),宿營于周官、白莊、大羅城、大山后一帶。當晚,后續(xù)部隊也進入賓川,分宿于上川地區(qū)各村寨。

賓川反動縣長楊紹曾、“剿匪司令”閆德臣,在紅軍到來一個多月前就成立了“賓川縣防共保安委員會”,楊紹曾任主任委員,張紹康為城防總指揮。對常備隊原有180人強令延期退伍,且新增補150人。4月12日又將三個區(qū)的民團調(diào)進縣城,守城團隊總數(shù)達一千多人。萬余民夫先后被調(diào)集到縣城構(gòu)筑工事,搶修護城壕,在城外設置厚約八尺的雜刺和仙人掌障礙,并用土坯堵死四城門。

南薰橋遺址

閆德臣不同意守城,他認為僅憑千余民團和壯丁抵擋馳突數(shù)省的紅軍,后果不堪設想,主張在險要之地吃涼水箐和梁王山伏擊紅軍。楊紹曾不采納,閆德臣就借口回鄉(xiāng)組織民夫,帶領幾個親信離城而去。

州城本非軍事要塞,不攻州城,紅軍照樣可以通過,但為了教訓這股膽敢頑抗的反動勢力,紅二軍團決定攻打州城,但也未放棄和平解決的方式。4月20日,二軍團四師十團移駐大羅城、山后一帶,十二團和師偵察連在城東南門外集結(jié)。同時派出團參謀長帶領五個戰(zhàn)士,經(jīng)南薰橋抵月牙城喊話,要求縣長出來談判,解決紅軍和平過城問題。陰險狡詐的城防隊以聽不到為借口,要求紅軍代表“再走近一點”,團參謀長和五名戰(zhàn)士正往前走,只聽到“砰”的一聲響,反動的城防隊公然開炮打死紅軍談判代表,于是攻城戰(zhàn)斗開始了。

四師偵察連和十二團依托南城墻外的民房,向城上守敵猛烈射擊,使敵人抬不起頭來。敵人就用草把扎在竹竿上,點火引燃了靠城的民房。紅軍冒著彈雨,一面切斷火路,使之不致蔓延;一面撤至離城墻稍遠處的民房內(nèi),或爬上房頂,或挖通后沿墻,與城上守敵對射,以掩護登城部隊。登城部隊則扛著木梯,迅速沖到城墻下。才搭上梯子,守敵就用石頭砸、用木杠撬、用鐵鉤鉤、紅軍的木梯或被砸倒、或被撬翻、或被倒鉤入城內(nèi)。從早到午,血戰(zhàn)約6個小時,十二團和師偵察連始終未能登城。

在西門,四師十團也在上午發(fā)動多次攻擊,均未能奏效,退至大羅城,重新布置攻城方案,組織了登城突擊隊。下午四時許,又發(fā)起了新的攻城戰(zhàn)斗。四師十二團及師偵察連在東門南門佯攻,組織了極猛烈的火力,打得敵人抬不起頭。楊紹曾和城防總指揮張紹康感到東門、南門吃緊,慌忙把西門、北門主力常備隊調(diào)來增援。十團遂乘虛占領了北門外廢碉樓及城西高點,以密集的機槍火力掩護登城部隊。登城部隊扛著數(shù)十架云梯,冒著彈雨,越過刺籬,跨過護城壕,一邊向城頭扔手榴彈,一邊將云梯搭上城墻。城頭守敵在手榴彈爆炸聲中血肉橫飛,亂作一團。紅軍指戰(zhàn)員奮勇登上城墻。南門守敵聞西北城破,無心戀戰(zhàn),十二團就乘勢登城。縣常備第四期代理中隊長陳進顯威逼城防隊頑抗,正在瘋狂中被當場擊斃。余眾竄向東門,逃不及者大部被俘。城防總指揮張紹康,副總指揮熊國珍落荒而逃,楊紹曾躲到縣衙后花園內(nèi)的破碉樓上,半夜后潛逃出城。

彈孔痕跡

這次戰(zhàn)斗,紅軍取得了戰(zhàn)斗的完全勝利。在州城,紅軍沒收了惡霸的財糧,分給窮苦百姓。不僅在縣城,凡紅軍所到之處,都對為富不仁的土豪劣紳給予無情打擊,沒收其財產(chǎn),分給窮人。

紅軍每到一地,即向人民開展宣傳,并在行動中以嚴明的紀律實踐著宣傳的內(nèi)容,給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目睹紅軍是為勞苦人民做好事打天下的軍隊,許多人自愿參加紅軍,賓川參加紅軍者達二百七十多名。

紅二軍團于4月21日晨,兵分兩路向西北方向挺進,過雞坪關進入鶴慶縣

紅六軍團在蕭克、王震率領下,4月21日到達州城與二軍團后續(xù)部隊會合,沿二軍團路線兵分兩路前進,22日經(jīng)雞坪關進入鶴慶縣境內(nèi)。(中共賓川縣委黨史研究室)

Hash:446629d618c860645cef087aaf86653a0e57fd8e

聲明:此文由 民族時報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