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文||中葡早期貿易與克拉克瓷器裝飾風格的起源
藍字
聽到“克拉克瓷”這個名稱,人們的第一反應可能是:這是哪個國家生產(chǎn)的陶瓷品類?畢竟“克拉克”怎么聽都像是個音譯外來詞。實際上,“克拉克瓷”是中國明末清初生產(chǎn)的一種外銷瓷。為什么這類外銷瓷由中國人生產(chǎn),卻被冠以外國的名字?“克拉克”瓷器包含了哪些品類?它的裝飾風格又與哪些國家有關?
本期推送的是由景德鎮(zhèn)陶瓷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景德鎮(zhèn)市東方古陶瓷研究會副會長曹建文執(zhí)筆的《中葡早期貿易與克拉克瓷器裝飾風格的起源》。
▼
中葡早期貿易
與克拉克瓷器裝飾風格的起源
曹建文( 景德鎮(zhèn)陶瓷大學)
[摘要]文章闡述了“克拉克瓷器”獨特裝飾風格與 十四世紀西亞陶器裝飾風格的關系,論證了“克拉克瓷器”裝飾風格 產(chǎn)生的時間與 原因,認為克拉克瓷器的產(chǎn)生與中葡早期貿易有著密切的關系,克拉克瓷器產(chǎn)生于16世紀中葉葡萄牙商人、西亞商人與中國商人所進行的貿易過程中。
[關鍵詞]克拉克瓷器;裝飾風格;葡萄牙;景德鎮(zhèn);西亞陶器
1
「“克拉克瓷器”及其獨特的裝飾風格」
“克拉克瓷器”,英文名為 Kraak porcelain,其名稱來源于 16世紀的葡萄牙貨船。當時荷蘭人稱葡萄牙遠航東方的貨船為“克拉克”(Kraak),在荷蘭語中它是“葡萄牙戰(zhàn)艦”的意思。而葡萄牙人稱這種船只為 “瑙斯”(naos),故澳門人又稱克拉克瓷器為 “加佬瓷”。日本人則稱其為 “芙蓉手”。
目前發(fā)現(xiàn)“克拉克瓷器”(kraak)一詞出現(xiàn)的 最早時間是1639年。巴達維亞(雅加達舊稱)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執(zhí)行官1639年春寫給伏特·澤蘭迪亞(Fort Zeelandia)的荷蘭商人的一封信中說: “...我們想從你們那里得到器型完美、裝飾精美的 克拉克瓷器” 。[ 1]由于這類青花瓷器大多非常細薄、精制,所以 在荷蘭語中,“克拉克瓷器”又有精美瓷器和易破損的含義。
對于“克拉克瓷器”,至今人們很難給它下一個精確的、大家都能夠接受的定義, 目前大多人能夠接受的是:“克拉克”原來只是16—17世紀葡萄牙一種貿易商船的名稱,由于這種貿易商船當時常常運載中國生產(chǎn)的瓷器銷售到歐洲,于是荷蘭人及其他歐洲人便把這時期運送到歐洲的中國瓷器統(tǒng)稱為“克拉克瓷器”。顯然“克拉克瓷器”只是 16~17世紀銷售到歐洲的中國瓷器的一個泛稱或代稱,其窯口、品種、造型、裝飾可能多種多樣,各個時期、各個國家人們對它的理解也不一樣,因此要給它下一個十分精確的定義幾乎不可能。
有關“克拉克瓷器”的內含和定義雖然非常復雜,爭議頗多,但是在如下一點上可以肯定沒有任何爭議, 即景德鎮(zhèn)于16~17世紀中葉生產(chǎn)的一類繁密而開光裝飾的青花瓷器是典型的“克拉克瓷器”。這類青花瓷器器型 以盤為主,此外還有 碗、 瓶、 軍持、 盒等器類, 盤、碗普遍為菱口,其 胎體多細薄、堅硬, 器壁內外盛行連續(xù)的開光裝飾,開光內描繪各種 植物、 動物、 人物、 山水及 吉祥雜寶等主題紋飾,開光外填繪多樣的 錦地輔助紋飾, 整個裝飾繁密而層次分明,富有整齊的節(jié)奏感,如1980年江西南城縣明萬歷三十一年(1603年)益宣王朱翊鈏墓出土的一件青花開光花鳥紋盤 (見圖1)和1995年澳門圣奧斯定修院遺址出土的萬歷青花開光花卉紋盤、花鳥紋碗(見圖2、圖3)[2,3 ]。
圖1 萬歷青花開光花鳥紋盤江西省博物館藏
圖2 萬歷青花開光花卉紋盤澳門博物館藏
圖3 萬歷青花開光花鳥紋碗澳門博物館藏
由于 景德鎮(zhèn)生產(chǎn)的這種青花瓷器當時受到世界很多國家王室貴族與普通百姓的廣泛喜愛,并成為當時財富、時尚的象征,在世界市場上供不應求,這導致 中國的漳州、 日本的有田、 荷蘭的代爾伏特等地窯場先后對景德鎮(zhèn)這類青花瓷器 進行仿制,而歐洲的葡萄牙、西班牙、荷蘭以及西亞和中國等地的貿易商人從這類瓷器的貿易中也獲取了巨大利潤。
2
「“克拉克瓷器”產(chǎn)生的時間」
景德鎮(zhèn)生產(chǎn)的克拉克瓷器 盛行的時間為 明代萬歷至崇禎時期(公元1573~1644年),這已經(jīng)為大量的考古資料所證實。但是關于景德鎮(zhèn)克拉克瓷器始燒的時間,由于“克拉克瓷器”的內含和定義爭議較大,加之目前還缺乏有力的紀年材料,因此還很難確定。 在此本文關注的是那種 裝飾繁密而連續(xù)開光的“克拉克瓷器”是何時產(chǎn)生的。目前公布的有紀年的克拉克瓷材料中 最早的是1988年江西廣昌縣盱江鎮(zhèn)北門椒坑萬歷元年(1573年)墓出土的一件雙鹿紋盤殘件[4,5 ]。但是遺憾的是這一最早的紀年材料還缺乏準確而充分的考古信息。
此外, 較早的克拉克瓷材料就是在 美國舊金山北部地區(qū)加利福尼亞海岸德雷克海灣發(fā)現(xiàn)的 一些瓷片,其中有些可能是“戈登·海德”(Golden Hinde)號經(jīng)過此地遺留下來的,其年代估計為1574—1576年左右 [6 ]。
雖然目前仍然缺乏可靠的紀年材料,但是不少專家還是相信 克拉克瓷的始燒時間應該在早于萬歷元年的嘉靖(1522~1566年)后期。如Maura Rinaldi認為 “有一批帶嘉靖款識并擁有克拉克瓷裝飾風格的盤子,可以充分說明它們是克拉克瓷的前身”,并說“我們可以推定大量外銷到歐洲的真正意義上的克拉克瓷器,應該是葡萄牙在1557年在澳門建立貿易基地之后才生產(chǎn)的。”[6 ]尚羅先生和波頓先生認為: “克拉克瓷盤系列中最早的有邊飾帶的一款是在嘉靖年間的1550年左右開始的?!盵7 ]
葡萄牙里斯本梅德羅斯及阿爾梅達基金會收藏有兩件帶有 葡萄牙徽章與 渾天儀紋的 青花瓷器,一件是執(zhí)壺,一件是盤, 其定制時間是在正德至嘉靖初期(見圖4、圖5)[8 ]。
圖4 葡萄牙徽章與渾天儀紋青花執(zhí)壺
里斯本梅德羅斯及阿爾梅達基金會收藏
這兩件青花瓷器的葡萄牙徽章與渾天儀紋都裝飾在圓圈之中,雖然圓圈裝飾也是一種開光形式, 但是還不是典型克拉克瓷的開光風格。
圖5 葡萄牙徽章與渾天儀紋青花盤
里斯本梅德羅斯及阿爾梅達基金會收藏
土耳其托普卡比皇宮博物館收藏一件馬六甲葡萄牙總督“Pero de Faria 1541年”制造銘文的 青花徽章紋碗, 也具有同樣的圓圈開光裝飾風格[9 ],而 葡萄牙貝雅唐娜奧內爾王后博物館收藏的一件有“EM TEMPO DE PERO DE FARIR DE 1541年”葡萄牙銘文的 青花人物紋雙耳碗其紋飾完全是中國傳統(tǒng)的風格[8 ]。十一年之后的葡萄牙探險家Jorge Alvarse于1552年定制了一批有紀年銘文的青花瓷瓶,其7件傳世品目前收藏于 伊朗阿德比爾寺等博物館[ 10],而在 這些瓷瓶裝飾中也沒有發(fā)現(xiàn)典型的克拉克瓷的開光裝飾風格。
廣東省臺山市的上川島是嘉靖36年(1557)澳門正式開埠之前中葡早期貿易的重要據(jù)點[ 11],據(jù)黃薇、黃清華對上川島出土瓷器的調查,發(fā)現(xiàn)上川島出土的瓷片很多有正德、嘉靖的明確紀年款識,而且還有正德時期(1506~1521年)帶有葡萄牙特殊標志的景德鎮(zhèn)瓷器,推測其上限為正德9年(1514),下限為嘉靖36年(1557) [ 10]。但是在這些瓷片中尚沒有發(fā)現(xiàn)典型開光裝飾風格的克拉克瓷器。而這種風格的瓷器在澳門卻有大量發(fā)現(xiàn) [ 10]。
因此基本上可以說, 典型克拉克瓷的開光裝飾風格在1552年之前還沒有產(chǎn)生,所以我同意Maura Rinaldi的觀點, 真正意義上的具有繁密而連續(xù)開光裝飾的克拉克瓷器應該是葡萄牙1557年在澳門建立貿易基地之后才生產(chǎn)的。
近年我們在 景德鎮(zhèn)明代外銷瓷窯址調查中也找到了 克拉克瓷典型裝飾風格萌芽于嘉靖時期的相關材料,如2009年在 景德鎮(zhèn)老城區(qū)中華北路的斗富弄窯址出土的兩件 青花五彩和 釉上五彩開光裝飾的外銷瓷碗就具有嘉靖時期瓷器的特點 (見圖6~9)。
圖6 斗富弄窯址出土嘉靖青花五彩開光瓷碗內心紋飾
圖7 斗富弄窯址出土嘉靖青花五彩開光瓷碗外心紋飾
青花五彩開光菊紋菱口碗外壁以青花花卉為地,并飾有對稱的四個圓圈開光的五彩菊花,而碗內壁則以五彩裝飾為八個條形的連續(xù)開光圖案,開光內交替裝飾了折枝菊花和錦地紋, 筆者認為這一內外不同的開光裝飾形式是克拉克瓷的開光裝飾的一種早期形式,反映了典型克拉克瓷器開光裝飾的產(chǎn)生過程。
圖8 斗富弄窯址出土的嘉靖五彩開光瓷碗內心紋飾
圖9 斗富弄窯址出土的嘉靖五彩開光瓷碗外心紋飾
當然如果認為凡是葡萄牙、西班牙、荷蘭在明代訂制或銷售的中國瓷器都是“克拉克瓷器”的話,那么這種“克拉克瓷器”的產(chǎn)生無疑可以推到明代正德時期(1506~1521年)了,如肖發(fā)標認為: 廣義的克拉克瓷在明代正德年間已經(jīng)開始生產(chǎn)[ 12]。
3
「“克拉克瓷器”裝飾風格的產(chǎn)生
與中葡早期貿易」
明代后期景德鎮(zhèn)克拉克裝飾風格瓷器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與 15世紀以后歐洲主導的全球化進程有著密切的關系,而具有瀕臨大西洋地理優(yōu)勢的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王國相繼擔當了這一領導者的角色,而其中對明代后期景德鎮(zhèn)克拉克裝飾風格瓷器產(chǎn)生 具有重要推動和 中介作用的是 葡萄牙人。
葡萄牙人從1434年就開始沿著非洲海岸向南航行,1488年Bartolomeu Dias繞過了好望角,1498年Vasco da Gama繞過好望角抵達印度,1510年葡萄牙占領印度果阿(Goa),1511年又進一步占領了馬六甲(滿刺加),1514年到達中國廣東上川島,1542年抵達日本,1557年葡萄牙人正式獲得中國澳門的居住權,至16世紀中期葡萄牙建立起了一個從直布羅陀海峽延伸至日本的海上帝國。 海上霸權使葡萄牙幾乎壟斷了16世紀中后期亞洲內的貿易和東方貨物向中東、歐洲的運輸。與此同時, 明朝政府于隆慶元年(1567年)廢除“海禁”,開放澳門和漳州月港的對外貿易[ 13]。
因此在這一時代背景下,景德鎮(zhèn)克拉克裝飾風格瓷器的產(chǎn)生必然與16世紀的葡萄牙商人有著密切的關系。
16世紀在葡萄牙人控制的 從歐洲至日本的海上貿易區(qū)域中,歐洲、非洲、西亞、南亞、東南亞、東亞的 很多國家或地區(qū)都喜歡景德鎮(zhèn)生產(chǎn)的這類青花瓷器,這從這些國家或地區(qū)都有大量的景德鎮(zhèn)的克拉克青花瓷器的收藏或出土可以證明。那么問題是葡萄牙商人為什么會從中國訂燒或選擇這樣一種繁密而開光裝飾的克拉克瓷器呢?或者說是誰影響了16世紀的葡萄牙商人作出這樣的選擇呢?現(xiàn)在要找到這樣的歷史文獻記載可能是相當困難的,但是我們可以 通過尋找16世紀中期之前在葡萄牙人控制的從歐洲至日本的海上貿易區(qū)域中 哪一個地區(qū)的文化既具有那種繁滿、開光裝飾的圖案又非常喜歡青花瓷器而來間接地解決這一問題。
4
「“克拉克瓷器”裝飾風格
與十四世紀西亞陶器裝飾風格的關系」
通過考察我們認為只有 西亞的伊斯蘭地區(qū)在16世紀中期以前既盛行這種繁滿、開光裝飾的圖案又對中國青花瓷器情有獨鐘。
其實 早在8世紀下半葉至九世紀70年代,由于中國唐朝、東南亞的室利佛逝和西亞的阿拉伯文明的強盛,中國至西亞波斯灣、紅海的海上交通得到了很大發(fā)展,波斯和大食的商人常常乘阿拉伯船東航抵達中國的海上貿易城市廣州和揚州,帶來香料、藥物、珠寶、珍奇、毛織物等物品,同時從中國買去絲綢、陶瓷、鐵器、金銀器等物品 [ 13]。 從8世紀中葉起,中國的青瓷、白瓷及彩瓷經(jīng)由海道開始大量地外銷到東亞、東南亞、西亞乃至東非地區(qū),從而 形成了一條獨特的海上陶瓷之路。中國唐代長沙窯的褐綠彩瓷和河南鞏義黃冶窯的青花瓷主要就是為外銷西亞而生產(chǎn)的,而且中國唐青花和唐三彩所用的鈷藍也是通過海上陶瓷之路或陸上絲綢之路從西亞地區(qū)輸入的。
唐代發(fā)展起來的青花技術在中國宋代遭受到了中斷。隨著蒙古人對中國和歐亞大陸的征服, 元代又重新建立起了西亞與中國密切交往的基礎,從而重新喚起了西亞伊斯蘭世界對中國青花瓷器的需求,并能夠把優(yōu)質的鈷藍料再次運往中國,這促使景德鎮(zhèn)窯在元代中后期創(chuàng)造出了以外銷西亞為主的成熟青花瓷器。
明朝建立以后,從洪武到嘉靖時期長期實行的是一種嚴厲的海禁政策,只允許一些關系友好的國家進行官方壟斷和控制的“朝貢貿易”。受這一政策的影響,西亞與中國景德鎮(zhèn)青花瓷器的民間貿易往來幾乎處于停滯的狀態(tài)。直到明代正德以后, 隨著葡萄牙海上霸權的建立和與中國關系的發(fā)展,這一狀況才逐漸得以改變, 西亞與中國景德鎮(zhèn)青花瓷器的貿易關系通過葡萄牙人的中間橋梁又重新建立了起來。
當然十世紀以后直到十五世紀,青花陶器的制作在西亞一直沒有間斷,而且 具有克拉克瓷器那種繁密而連續(xù)開光的裝飾風格在16世紀中期以前西亞的伊斯蘭陶器中已經(jīng)比較盛行,這類伊斯蘭陶器目前在世界很多博物館都有收藏,如圖10所示 [ 14]。只是由于西亞產(chǎn)品的胎釉質量較差,始終無法達到中國青花瓷器的水平。
圖10 14—15世紀伊朗彩繪陶盤
Tareq Rajab Museum 藏
16世紀中葉的葡萄牙人與西亞穆斯林之間為了各自的經(jīng)濟利益既有矛盾又不得不進行密切的貿易往來, 因為西亞穆斯林需要通過葡萄牙人才能訂購到景德鎮(zhèn)的青花瓷器,而葡萄牙商人無疑更愿意做這種利潤豐厚、風險又不大的短距離轉口貿易,一方面把東南亞的胡椒和香料賣給中國,換取中國的瓷器和絲綢后再轉賣給西亞等國家的商人。如據(jù)C.R.Boxer統(tǒng)計:1600年左右澳門大船從澳門運回果阿大量的瓷器,其利潤率高達100%~200%,其中花瓶、瓷盤在暹羅、印尼銷售,精細貨運往印度、波斯,上等貨運往歐洲 [ 15]。
總之, 裝飾繁密而連續(xù)開光的克拉克瓷器正是在16世紀中葉這一特殊的歷史背景產(chǎn)生的,當時葡萄牙商人在西亞商人與中國商人之間起著一種必不可少的中間橋梁作用。因此可以說推動景德鎮(zhèn)克拉克瓷器直接產(chǎn)生的必定是葡萄牙商人, 克拉克瓷器就產(chǎn)生于16世紀中葉葡萄牙商人、西亞商人與中國商人所進行的貿易過程中。
5
「江西墓葬出土的克拉克瓷器」
景德鎮(zhèn)明后期生產(chǎn)的克拉克瓷器無疑是專門用于外銷的, 但有意思的是在江西撫州地區(qū)的南城、廣昌、宜黃、黎川、金溪等縣的明萬歷至崇禎時期的墓葬中多有景德鎮(zhèn)生產(chǎn)的克拉克瓷器青花盤出土[ 4,16,17]。21世紀以來,隨著文物市場的發(fā)展,江西撫州地區(qū)很多墓葬出土的克拉克瓷盤流入市場 (見圖11、12),其數(shù)量遠遠超過考古發(fā)掘出土的克拉克瓷盤,據(jù)粗略估計其數(shù)量達2000個以上。
圖11 江西撫州南城墓葬出土明萬歷克拉克瓷器青花盤
圖12 江西撫州南城墓葬出土明萬歷克拉克瓷器青花盤底
這些墓葬出土的克拉克瓷有以下三個共同的特點:
(1)都是盤類。
(2)都是殘破品,普遍開裂。
(3)墓葬中均置放在死者的頭下。
造成這一獨特現(xiàn)象的原因我們認為主要有兩個: 首先是這一地區(qū)的人們具有打破通靈的葬俗觀念。由于當時的人們普遍相信人死后人的靈魂不會死去,它會離開人的尸體從頭部進入仙境或天堂,而 克拉克青花盤上的裂縫正好是人的靈魂通向仙境或天堂的出口,因此在這一地區(qū)的人們看來,完好無損的瓷盤就完全封堵了靈魂的出口,反而不利于靈魂的轉世再生。這樣景德鎮(zhèn)生產(chǎn)的這種殘破的克拉克瓷盤就正好適應了這一地區(qū)人們通靈的葬俗觀念。毀器或碎物的喪葬習俗自先秦以來在我國的不少地區(qū)甚至國外都存在。
其次,江西撫州地區(qū)的南城、廣昌、宜黃、黎川、金溪在明代后期也是景德鎮(zhèn)瓷器外銷路線必經(jīng)的重要地區(qū),而且很可能明代后期南城、廣昌一帶的人們還直接參與了景德鎮(zhèn)瓷器的外銷運輸, 因此他們才能夠大量接觸到景德鎮(zhèn)生產(chǎn)的克拉克瓷器的殘次品并把它們運到江西南城、廣昌一帶銷售。明代江西至東南沿海走私貿易的古道是以鄱陽湖為起點,沿撫河溯水至廣昌。在廣昌上岸后,一路由廣昌經(jīng)石城步運至福建寧化,然后轉以小船沿清溪河運抵永安,再自永安步運到漳平,在漳平換大船順九龍江運至漳州、廈門。另一路由廣昌經(jīng)石城驛前鎮(zhèn)步運到小松,再由小松用小船運至大猶坪,在大猶坪上岸,步運至福建長汀,再自長汀以小船沿汀江運抵廣東梅縣之大埔鎮(zhèn),在大埔轉換大船,順韓江運抵潮州 [ 18]。
16世紀中葉至17世紀中葉,景德鎮(zhèn)瓷器的外銷主要是通過 中國東南沿海的廣州和 福建樟州月港等地出口的,其中作為明代長期走私貿易重要港口的福建樟州月港對明代景德鎮(zhèn)瓷器的外銷來說又更為重要一些。
參考文獻:
[1]Maura Rinaldi.The History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shes [J]. Singapore National Museum: Heritage,1986(8).
[2]江西省文物工作隊.江西南城明益宣王朱翊鈏夫婦合葬墓[J]. 文物, 1982(8).
[3]張柏主編.中國出土瓷器全集.卷10[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233-231.
[4]姚澄清等.試談江西廣昌紀年墓出土的青花瓷盤[J]. 江西文物,1990(2).
[5]姚澄清. 江西明萬歷外銷瓷的新發(fā)現(xiàn)——四論江西紀年墓出土的“芙蓉手”[A]. 古陶瓷科學技術, 1997(3).
[6]Maura Rinaldi.The History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shes[J]. Singapore National Museum: Heritage,1986(8).
[7]Clarence Shanghai and Edward Von der Porten.Kraak Plate Design Sequence 1550-1655[J]. Drake Navigators Guild, 1997(5).
[8]卡蒙斯學會及葡萄牙駐北京大使館.葡萄牙覓見中國:和睦相處的見證[M]. 北京:中華世紀壇藝術館,2005.
[9]愛賽, 郁秋克主編. 伊斯坦布爾的中國寶藏[M]. 土耳其外交部, 2001.
[10]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陶瓷下西洋研究小組. 陶瓷下西洋——早期中葡貿易中的外銷瓷[M]. 香港城市大學出版,2010.
[11]利馬竇.利馬竇中國扎記.卷2[M]. 北京:中華書局,1983:128.
[12] 肖發(fā)標. 克拉克瓷芻議[J]. 南方文物, 2000(2): 63.
[13]黃時鑒主編. 解說插圖中西關系史年表[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14]Milwright, Marcus. CERAMICS of the ISLAMIC WORLD in the Tareq Rajab Museum[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15]C. R. Boxer, The Great Ship from Amacon : Annals of Macao and the Old Japan Trade, 1550—1640. 轉引自張廷茂.明清時期澳門海上貿易史[J]. 澳亞周刊出版有限公司,2004:84.
[16]薛翹, 劉勁峰.江西出土明萬歷外銷青花瓷盤[J]. 江西歷史文物, 1985(1).
[17]孫敬民. 江西廣昌發(fā)現(xiàn)明代崇禎紀年墓[J]. 江西文物,1990(4).
[18]薛翹,劉勁峰.從贛南出土文物看明清之際景德鎮(zhèn)瓷器外銷路線的變遷[J]. 南方文物,1993(3).
文章由作者授權,未經(jīng)允許不得轉載。
本文為文章全文,同時歡迎讀者閱讀期刊原文。
本文摘自:曹建文《中葡早期貿易與克拉克瓷器裝飾風格的起源》(《陶瓷學報》2014年第1期35卷)
注:本文轉載自 景德鎮(zhèn)市東方古陶瓷研究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大家共同分享學習,如作者認為涉及侵權,請與我 們聯(lián)系,我們核實后立即刪除。
Hash:e3078af18163356d09a264570874104e6a0cb72a
聲明:此文由 廣州好普藝術博物館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