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這座塔是全省唯一,地宮之謎至今未解...

臨清舍利寶塔位于臨清城西北約5公里處的衛(wèi)河東岸,為山東省僅存的一座明塔。

舍利寶塔為磚木結(jié)構(gòu)的樓閣式磚塔,高61米,9級8面。塔座為條石砌基,底層設門向南,門楣石額刻有“舍利寶塔”四字,為明萬歷進士王成德所題。

舍利寶塔的倡修人柳佐,明萬歷進士。其資金全部來自信眾、商人、官員、百姓的捐贈,有錢出錢,有糧出糧。

在塔內(nèi)各層鑲嵌的刻石上,捐資者姓名、捐資數(shù)額等。倡修人柳佐,明萬歷進士。第六層由臨清布商王道濟獨資捐建。在第三層有一方刻石,只記載捐資人的身份和姓名,卻沒有捐資數(shù)額和捐獻物資。這些人的身份頗為特殊——以太監(jiān)為主的宮廷中人,其中以王體乾的地位最為顯赫。王體乾在太監(jiān)中素有才名,但與握有實權(quán)的魏忠賢狼狽為奸,為求得來世有個健全的人生,王體乾等擅自攫取在運河中運輸?shù)挠糜趯m廷建筑的金絲楠木,于是便出現(xiàn)了這方只記載有捐資人身份和姓名的刻石。

1796年,英國畫師威廉·亞歷山大東方藝術(shù)繪畫在倫敦皇家藝術(shù)學會展出。其中一幅浸透濃郁東方韻味的《臨清州塔》水彩畫,深深吸引了人們的目光?!杜R清州塔》是畫師威廉·亞歷山大隨英國使華團隊1793年第一次來中國時,在臨清運河塔灣碼頭實地寫生之作。

無獨有偶。一幅以臨清塔灣為場景的水彩畫《臨清塔下踢毽球》再度風靡英倫三島,作者是英國著名建筑師兼畫家托馬斯·阿羅姆?!杜R清州塔》和《臨清塔下踢毽球》兩幅銅版畫,互為姊妹篇,以西方審美寫實筆觸,比例準確、人物鮮活地勾勒出臨清清代中葉的社會場景。

既然叫舍利寶塔,塔里面就應供奉舍利,但舍利在哪里,地宮里到底有什么?1992年,舍利寶塔地宮終于揭開了她神秘的面紗。

1992年8月,舍利塔維修工作正在進行前期測繪,由國家文物古建筑研究所委托天津大學實施。一天,天津大學王其亨教授和臨清文史專家馬魯奎陪同張之平總工程師攀上盔頂,對塔體各部位進行仔細復測,下到地面天色已黑。

這時,正在掌燈清理底層塔心室的民工告訴他們:“堆積到頂?shù)拇u土清理完了,但兩塊青石下好像有東西?!瘪R魯奎馬上意識到,可能是地宮。果真不假,在底層塔心室地面正中橫排著兩塊條石,歪歪扭扭,和整個建筑環(huán)境極不協(xié)調(diào)。他們趕忙叫民工把條石撬開,一個磨盤大的沿口呈現(xiàn)在面前,果然是舍利塔地宮入口。

舍利塔地宮,位于底層塔心室正中室下。地宮結(jié)構(gòu)形制,平面呈八角形,方向與底層塔外壁同向,八角穹窿頂,為紅砂巖,分三層三折白灰砌筑,宮室內(nèi)各面墻壁中部辟一長方形壁龕。

清理中從西南向壁龕砌縫中,可見紅砂巖墻體外被里磚均用臨清城磚圍砌。地宮地面用青條石東西向鋪設,地宮整體剖面宛若一座蒙古包氈房。

地宮地面中心有一圓形灰堆,灰堆中有部分炭塊,炭塊與九層塔心室通天塔心柱被焚金絲楠木炭塊相若。中心稍南有兩塊鐵質(zhì)銷釘,四面有散落銅制錢,南北壁龕內(nèi)有焚燒碳灰,形似經(jīng)卷,下有銅鏡、施資銀牌、龜形碎銀、制錢,東西壁龕亦有灰堆,形似木雕佛像,下有銅鏡,其余壁龕內(nèi)灰堆下均有銅幣。

北壁龕內(nèi)另有施貲鍍金銀牌一件,銀牌扁圓身,儒冠頂,周飾凹線,卷草紋。牌正中豎行印壓陰文楷書“庠生柳偲,男柳亮柳京施”9字。高11.9厘米,寬10厘米,厚0.12厘米(查柳墳村《柳氏宗譜》,柳偲為舍利塔主修人柳佐之子,柳京柳亮為柳佐之孫)。

宮內(nèi)共清理出銅幣454枚。北壁龕內(nèi)有龜形碎銀塊,橢圓形,仿麟趾金,但不中空。頂端呈冷卻旋紋,底端有熔鑄中蜂窩氣泡。

地宮文化遺存雖然不多,但傳遞的文化信息卻非常豐富。塔非我國固有,是西漢末年伴隨佛教從古印度傳人。印度舍利塔雖埋葬佛舍利,但并不埋在地下,只是傳到中國才于我國古代深藏葬制相結(jié)合埋于地下。臨清舍利塔地宮也沿襲了這種高僧舍利葬式。由于舍利塔瀕臨運河邊,行洪期洪水漫進地宮,就被人們以訛傳訛,神話為“海眼”。

舍利塔地宮地面遺留灰堆及炭塊,與九層塔心室金絲楠木塔心柱焚碳相近相若,地宮中遺存的圓銷釘應為固定通天柱用。從中可以推測,臨清舍利塔是通天柱結(jié)構(gòu),塔心柱直落地宮。

塔在古印度為藏舍利之用,但并不把舍利埋入地下,臨清舍利寶塔也遵循了這一古老葬式,塔內(nèi)所藏的舍利子是哪位高僧圓寂后的呢?天宮又在何處?舍利寶塔維修工程歷時五年,五年中,市博物館組織了幾十次尋覓,上上下下查了無數(shù)遍,未果而終,舍利在何處,至今仍有待考證。

來源:說臨清 聊城日報等

Hash:1bb3f10eb63a10ddf3ad9ee7fa6a18860b222536

聲明:此文由 聊城微言教育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