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總理和妻子相守一生,為啥沒有留下自己的親生骨肉

題:周總理和妻子相愛一生,為啥沒有留下自己的親生骨肉?

文/姜子說書

那年弱冠并及笄,海棠初開女兒期。人面紅花交相映,美人戎裝總相宜。獻身革命新天地,兩朝抱恨傷身體。踏雪歸來花依舊,晨妝何處喚歸魂?

這首詞,寫的是偉大的周總理和妻子鄧穎超的革命愛情故事。那年他21歲,她15歲,他最愛西花廳的海棠花,她是一朵初開的白海棠。他似屈原筆下的香草美人,她是五四臺上最颯爽的英姿。她感慨,世間竟有男子能生得如此漂亮;他驚嘆,人間竟有女兒如此英勇無畏。

他27歲那年,娶了21歲的她,從此兩人成了堅定的革命伴侶,一起為了新中國的成立而奔走呼告數(shù)十年,做好了隨時為革命上斷頭臺雙雙就義的準備。慶幸的是,革命最終勝利了,他們都活了下來,卻因此留下了終生的遺憾,沒有自己親生的孩子。

我們兩個已經足夠幸福

眾所周知,早在五四運動初期,周恩來和鄧穎超就早早投身于革命事業(yè),兩人于1919年相遇,于1925年締結姻緣,縱觀他們的一生,時刻都以祖國和人民的利益為先,真正做到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那么,周總理和妻子鄧穎超相守半個世紀,一直相親相愛,為什么沒有留下自己的孩子呢?說來真是遺憾!

鄧穎超曾經懷過兩胎,她和周恩來卻沒有孩子,革命沒有讓他們犧牲自己的愛情和婚姻,卻讓他們錯失了子嗣。

周恩來和鄧穎超結婚之后,夫妻倆都一心撲在事業(yè)上,幾乎沒有留給自己的時間,他們每天都忙于革命事業(yè),不但長期都處于四處奔忙的狀況,還要經常分居兩地。

有一次,鄧穎超發(fā)現(xiàn)到了月事周期,卻不見動靜,一查自己竟然懷孕了,這是他們愛情的結晶。然而,一想到自己懷孕生孩子就會影響革命工作,鄧穎超義無反顧地買來中藥,自己偷偷把孩子打掉了。

鄧穎超獨自躺在床上,等著藥效發(fā)揮作用,結果自然是痛得她直打滾,身體的疼痛,加上內心的悲傷,使得她的身體受到了不小的傷害。

周恩來知道鄧穎超懷了孩子并私自打掉之后,向來溫文爾雅的他,第一次對著鄧穎超發(fā)了火。他氣的是妻子不跟他商量,就輕率地打掉了他們的孩子,更氣鄧穎超不愛惜自己的身體。

周恩來叮囑鄧穎超,以后再不許她做這種傻事,革命工作自然是重要的,她的身體也是革命的本錢,一樣非常重要。

不久之后,鄧穎超又一次懷孕了,這一回,她吸取了上次的教訓,決定生下他們的孩子。然而,天不遂人愿,胎兒過大,個子偏矮的鄧穎超在分娩的時候遇到了難處,經歷了三天三夜的陣痛,也沒能自然生下孩子。

眼看順產無望,大人和小孩都面臨生命風險,醫(yī)生只好動用了產鉗。但是,那時候的醫(yī)療設備很差,醫(yī)療技術也不發(fā)達,產鉗不小心傷到了嬰兒的頭顱,加上其他的原因,孩子剛剛出生就夭折了。

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鄧穎超經歷了身心劇痛,卻不得不被迫轉移,因為當時的共產黨員,正面臨著國民黨的搜捕。

雖然鄧穎超在母親陪著她去了廣州,但是,難產之后的舟車勞頓,一路上的奔波勞累,營養(yǎng)又跟不上,加之兩次懷孕沒能留下孩子的不幸遭遇,使得鄧穎超的身心受到巨大的損傷,再也沒能懷上孩子。

后來,他們收養(yǎng)了其他革命烈士的孩子,也有過許多帶著侄兒女游園合影的瞬間,對于沒能為周恩來生兒育女這件事,鄧穎超的心里,多多少少是有些遺憾的,周恩來卻看得很淡,他勸慰妻子道:“我們兩個已經足夠幸福?!?/p>

踏雪歸來,西花廳的海棠花又盛開了

1949年,革命勝利了,新中國成立,周恩來和鄧穎超搬進了西花廳,一個開滿海棠花的溫馨又浪漫的安穩(wěn)的家。

真正的愛情,不但經久不衰,而且就像多年的陳釀一般,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愈加芳香四溢。因為是一起革命的靈魂伴侶,所以,彼此都是對方生命中不可代替的一部分。

他始終記得,她最愛踏雪,記得曾經年少時,她在雪地里的歡聲笑語,以及那雙忽閃忽閃的大眼睛。

國憂不可忘,卿卿亦不可負。有一次,周總理通宵工作,熬到了天明,好不容易忙完了,該抓緊時間休息去了,卻在回去睡覺的路上,一眼瞥見地上的積雪,想起那個愛踏雪的她,連忙打電話喊來妻子,請她踏雪。

踏雪事雖小,卿悅非尋常。兩個相愛的人,牽手走在雪白的清晨,耳邊是積雪融化的聲音,還有彼此的心跳聲。

回憶里,是1925年8月8日他們在廣州喜結連理的堅定,是1926年8月8日結婚周年紀念他們在汕頭合影的浪漫,是1939年5月他們在重慶紅巖劫后余生的留影。

1940年,為了紀念結婚15周年“水晶婚”,他們在重慶合影;1950年,結婚二十五周年,他們依然不忘留下愛情的紀念照。

1950年2月3日,在家養(yǎng)病的鄧穎超,依然不忘叮囑丈夫少喝酒、多睡覺,常洗澡,還頑皮地補上一句:“回來要檢查哩!”

1960年8月30日,外國友人埃德加?斯諾再次來華,面對負責接待他們的周恩來和鄧穎超,不失幽默地打量著他們發(fā)問道:“讓我看看,你們還像在延安時那樣相親相愛嗎?”見兩人依舊情投意合,埃德加?斯諾不禁顯目地豎起了大拇指。

都說相愛容易相處難,堅持最可貴,世間又有幾人能夠在功成名就之后,做到始終如一呢?

“十載春啼變鶯舌,三嫌老丑換蛾眉?!币皇住蹲窔g偶作》,寫不盡白居易年少的遺憾,一生的放浪形骸。那個寫下《長恨歌》的男人,他親過樊素的櫻桃口,摟過小蠻的楊柳腰,卻始終沒能娶到那個15歲的初戀小女孩。

同樣是愛上15歲的少女,多少人的愛情,如一代詩人白居易一般,止于18歲的皮囊?又有多少人的愛情,能夠等同于堅定的唯物主義者周恩來一般,任由青絲變白發(fā),初心不改,還要再奉了一句誓言——唯有你我希望有來生?

情長紙短,望你珍攝,愛你一生,吻你萬千!她喚他恩來,他喊她小超,他們是赤繩系定的結發(fā)夫妻,他們終究完成了白頭永偕的約定。

1978年1月8日,北京的清晨格外的寒冷,那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男人病逝了,十里長街盡是無限的哀傷,她撫摸他面頰的雙手有些哆嗦,她輕吻她額頭的雙唇有些干澀,她終于顫抖地哭出聲來:“恩來,你走了……”

周恩來去世后,鄧穎超力排眾議,按照總理唯物主義的遺愿,火化遺體,并親手捧著愛人的骨灰盒,讓飛行員將丈夫的骨灰撒向藍天大海

此后,鄧穎超的余生,守著周總理的空骨灰盒,守著他們曾經住過的地方,始終未曾離開。因為那里是他們的家,有他最愛的海棠花。

冬去春來,西花廳滿院的海棠花又開了,鄧穎超面對著這個他們相守了無數(shù)年的家,淚流滿面,記憶里的他,在海棠花的映照之下,長得真漂亮,如今的海棠花依舊紅艷,只是記憶里那個看花的主人,再也不會回來了。

1992年7月11日,鄧穎超與世長辭,留下遺言,把骨灰撒向愛人曾經撒過的藍天大海。雖是堅定的唯物主義者,但是,依然期待來生與他再次重逢。所謂愛情,不就是最初我們紅了臉,最后我們紅了眼眶,但是,愛你這件事,任由滄海桑田,今生來世,也絕不動搖。

Hash:b94a5e43dafe0535b8046d98f79b858117a54fd9

聲明:此文由 姜子說書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