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映來時路——追思水下考古學之父喬治·巴斯
據美國航海考古研究所(Institute of Nautical Archaeology,INA)官方網站消息,得州A&M大學(Texas A&M University)榮譽退休教授、航??脊叛芯克鶆?chuàng)辦人、被譽為“水下考古學之父”的著名考古學家喬治?巴斯(George Fletcher Bass)于美國時間今年3月2日當天逝世,享年88歲。
北京時間4日上午,INA網站公布了巴斯博士離世的消息
(圖源:https://nauticalarch.org/)
壹
生平
1932年12月9日,喬治?巴斯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首府哥倫比亞城出生。
在注冊入讀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時候,年輕的巴斯打算循規(guī)蹈矩地追隨祖父及父親的腳步,日后從事類似工作(二人均為英語教授)。但羅馬之行改變了年輕人的既有想法:
1952-1955年,巴斯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獲得“近東考古學”碩士學位。
1955-1957年,遠赴希臘雅典,到古典研究院(American School of Classical Studies)進修。
1957年,巴斯協助參與了由古典研究院主持的希臘勒納(Lerna)遺址的考古工作,以及由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大學博物館主持的土耳其戈爾迪翁(Gordion)遺址的發(fā)掘。之后因履行兵役,中止了近三年的考古工作。
1959-1964年,在賓大獲得“古典考古學”博士學位。
1955年在雅典古典研究院學習的巴斯
(圖源:https://www.ascsa.edu.gr/)
1964年起,巴斯在賓大任職,教授古典考古學,同時兼任大學博物館的助理館長、副館長職務。
1972年,巴斯成立了航海考古研究所,該機構成為了他職業(yè)生涯的下一步及關鍵一步。作為研究所的創(chuàng)始人,他希望通過研究所及《水下考古(通訊)》這兩個平臺,讓世界各地從事海洋文化研究的學者獲得更多的溝通機會。
1976年起,巴斯在得州A&M大學任職教授,并于1980年獲頒“人類學杰出教授”稱號,直至2000年退休。
巴斯在《國家地理雜志(National Geographic)》、《美國考古學雜志(American Journal of Archaeology)》、《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等學術刊物上發(fā)表了大量文章,出版專著包括《水下考古(Archaeology Under Water)》以及《航海史(A History of Seafaring)》等。
喬治·巴斯在1970年出版的“口袋書”——《水下考古學》,該書初版于1966年發(fā)行
1987年起,巴斯先后在《美國考古學雜志(American Journal of Archaeology )》、《考古學(Archaeology)》,《國際航??脊艑W雜志(INJA)》、《國家地理研究(National Geographic Research)》等雜志任編輯。
貳
成就
1960年,賓大羅德尼?楊(Rodney Young)教授決定選派喬治?巴斯赴土耳其,主持對格里多亞角(Cape Gelidonya)海域青銅時代沉船的水下發(fā)掘。由于巴斯創(chuàng)造性地將陸地田野考古的方法延伸到了海底,因此 格里多亞角沉船的考古發(fā)掘被視為水下考古學的里程碑。
從陸上到水下,今天看似簡單的場景變換,在科學發(fā)展史上卻歷經了逾一個世紀的艱難探索。
19世紀中葉以后,以地層學和類型學為核心、以探索人類文化發(fā)展歷程為宗旨的近代考古學方法在歐洲產生。西方考古學的先驅一開始就重視海洋文化的探索,也在不斷地尋找一種調查研究海洋文化遺產、特別是埋藏海底的大量沉船遺存的途徑。
1832年,對近代考古學產生了重大影響的現代地質學開創(chuàng)者——查爾斯?萊伊爾(Charles Lyell) 在《地質學原理》一書中指出:海底長期堆積起來的人類文化遺存比歐洲大陸上任何時代存在的遺存還要多。也許這僅僅是萊伊爾的主觀臆測,但不能否認海底所藏文化遺存之豐富。
1925年, 法國考古學所羅門?萊納赫(Solomon Reinach) 感嘆: “古代世界最豐富的博物館坐落在地中海的海底……然而我們無法進入”。
由于潛水技術的限制, 考古學者無法真正敲開通向水下考古寶庫的大門。
20世紀初,頭戴硬盔的原始管供重潛技術的發(fā)明為各種水下探索、包括海洋考古工作奠定了基礎,潛水技術在沉船等水下遺址的調查、打撈上得到了初步應用。雖然潛水技術被運用到水下遺址的調查和打撈,但 重潛技術并不適合包括水下考古在內的科學技術潛水活動,而近半個世紀的打撈活動均不是由專業(yè)的考古學者完成。
20世紀初的管供重潛裝備
(圖源:《Archaeology Under Water》)
1940-1950年代,法國海軍組建了一個水下工作小組,由雅克?庫斯托(Jacques Cousteau)負責。這個小組在1944年發(fā)明了自攜式水下呼吸器(Self-Contained Underwater Breathing Apparatus,簡稱SCUBA),即常規(guī)輕潛,為包括考古學在內的一切水下科學探索提供了最基本的保證。在這期間,庫斯托小組的成員也被他們在潛水訓練時耳濡目染的地中海海底沉船的無限魅力所吸引,其事業(yè)興趣由此從軍事潛水轉向了水下沉船。
但是, 包括瑞典“瓦薩”號戰(zhàn)艦的打撈出水在內,期間的數次打撈作業(yè)均不是由考古學者實施完成, 即使它們的技術已經與后來水下考古學所運用的技術無太大的差別, 但發(fā)掘獲得的僅僅是一堆堆文物, 工作時并未繪制遺跡圖紙, 就連遺址包含一艘還是兩艘沉船仍爭論不休。可見輕潛只是水下考古技術的一部分而非全部, 在 輕潛技術發(fā)明的最初一、二十年里,真正的考古學家并未登場。
瑞典“瓦薩”號的整體打撈方案
(圖源:《Archaeology Under Water》)
當專業(yè)潛水員在沉船遺址上進行了多年的破壞性“考古”工作之后, 輕潛技術終于在 1960 年被巴斯等人首次運用于水下考古。
盡管當時的一些發(fā)掘技術現在看來略顯原始, 如將普通相機裝在防水盆中充當水下相機, 但卻是考古學家第一次親臨水下, 開創(chuàng)性地在水下實踐了考古學方法, 這是一個里程碑, 標志著水下考古技術的誕生。
巴斯本人感興趣于古典考古, 他以及他的團隊及后一直堅持在地中海從事水下考古工作, 為地中海青銅時代海洋文化的研究提供了許多珍貴的資料。
1961-1964 年間, 他們發(fā)掘了土耳其海域的拜占庭時期沉船亞細阿達( Yassi Ada ) 第一遺址;1967-1969年間, 他們又發(fā)掘了拜占庭時期的亞細阿達第二遺址, 在這次發(fā)掘中,考古隊還發(fā)明或改進了許多新的技術和設備, 如 氣袋裝置、手扇發(fā)掘法、立體攝影、水下電話間等,至今部分仍在水下考古實踐中使用。
巴斯發(fā)明或改進的技術和設備,至今部分仍在水下實踐中使用
(圖源:《Archaeology Under Water》)
1967 年, 巴斯主持了一個類似水下考古技術的培訓班, 來自 10 多個國家的 40 多位考古學者共同發(fā)掘了塞浦路斯的卡倫尼亞( Kyrenia ) 沉船遺址。參加這項發(fā)掘工作的考古學者后來都成了各自國家水下考古工作的帶頭人。
叁
結緣
(一)培養(yǎng)中國第一代水下考古工作者
1985年,英國職業(yè)盜寶人邁克?哈徹(Mike Hatcher)在南中國海盜撈出一艘清代商船,并將沉船物品交由嘉士德拍賣行拍賣。在這樣一個國際競拍會上,中國的文物專家竟然只能空手而歸。此事震動中國政府,國家隨即召集文物、司法及海事等各部門座談,著手籌建中國水下考古隊伍。 巴斯就曾參與培養(yǎng)中國第一代的水下考古工作者。
其中包括在1987年曾赴荷蘭系統接受過潛水、水下文物保護、水下考古發(fā)掘等基本技能訓練,了解歐洲水下文物管理的政策、法規(guī)和主要方法的張威和楊林——“我唯一跟中國同行打交道的經歷是張威和楊林。這兩位年輕的中國考古學者曾經在1989年的春天來我們得州A&M大學的海洋考古系做博士后研究。我給他們上過有關地中海以及加勒比海的沉船考古研究的課?!?007年,巴斯在接受我國記者采訪時說到。
巴斯在廣東陽江探海樓,中者為張威,右者為鄂杰
(圖源:《Beneath the Seven Seas》)
巴斯培養(yǎng)的還包括“全國第三期水下考古專業(yè)人員培訓班”學員——“ 2004年時張威先生曾邀請我到中國講課,我并不是專門去看“南海I號”的。那次行程我參觀了從其它沉船中打撈上來的文物,以及南海另外一艘沉船的現場。”
例如曾在我所任職,今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魏峻就是“三期”培養(yǎng)出來的水下考古學家,及后魏教授一直在田野考古及水下文化遺產保護等方面探索耕耘。
(二)對中國學界的關注與期許
1989年,恰逢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建館30周年,時任航??脊叛芯克脊挪恐魅蔚陌退瓜蜻h在太平洋彼岸的中國發(fā)去賀信。該信中譯稿隨后刊載在1989年第二期的《海交史研究》刊物上。全文如下:
中國福建省
館長
親愛的同事們:
中國,有著8700英里長的海岸線以及縱橫交錯適宜通航的河流。數千年以來,中國人的海事活動和在江河航行的傳統為世所知。這些悠久傳統的業(yè)績,自從發(fā)軔之初,對學者及一般人民就是極其重要和振奮人心,這對中國人民或世界人民都是同等重要的。
我對遠在泉州的海交館非常欽佩,期待著有一天能夠到貴館參觀。據我所知以及同事們親眼所見,貴館的聲譽和影響,早已蜚聲海外,不僅在學術界,它還應為歐美的公眾所知道。
我希望貴館是將來一系列博物館中的第一個,這些專門性博物館將提供中國海外貿易的全貌,中國的貿易對世界的影響是如此巨大。(就我們研究所考古學家進行考察發(fā)掘過的所有17世紀考古遺址,從葡萄牙人在肯尼亞沉沒的船舶到牙買加皇家港口沉沒的城市,都可以找到中國人貿易活動的充分證據,這體現在中國的陶瓷)。
在貴館行將舉行30周年大慶時,我熱烈祝賀你們所取得的成就。
喬治?巴斯
1989年7月27日
巴斯給泉州海交館發(fā)去的賀信。信中將30周年錯寫成60周年。
(圖源:《海交史研究》1989年第二期)
在2007年的采訪中,巴斯表達了對2004年來華經歷的極大贊賞——“2004年,我和我的夫人一起來到中國,那是我這輩子最愉快的經歷之一。我們受到了非常熱情的歡迎,也親眼看到了許多精彩的東西?!?/p>
巴斯到底看到了什么精彩的東西?
為此今天中午我采訪了當年曾與巴斯有過數日交往的崔勇副所長,崔勇回憶道:“2004年,巴斯攜夫人來華,同時給國家第三期水下考古培訓班的學員授課,我和鄂杰全程陪同。在廣州參觀時,我和曹勁(現任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帶著電腦去給巴斯講解‘南海一號’整體打撈的設想,他的第一個反應是——這太有想象力了!第二個反應是——要花多少錢?我告訴他會超過1億人民幣。他說這筆錢足夠他在地中海發(fā)掘20條沉船。隨后他們還去了南越王宮署遺址參觀發(fā)掘現場,陳偉漢館長接待了他們。巴斯驚嘆于我們的田野考古工作居然可以在室內進行。于是他拿著小相機走得遠遠的,非要拍一張發(fā)掘棚架的全景照片……”
南越王宮署遺址文物保護現場(作者拍攝)
崔勇補充:“可能是誤解吧。為了講課,當時巴斯帶來了許多幻燈片,以至于我們還幫忙到處去找放映機。也許在巴斯眼中,當時的中國還非常落后,他想象不到我們的課堂早已在用PPT……”
崔勇與巴斯夫婦的合影
(圖源:崔勇提供)
巴斯表示:“我所希望的是能有一天我們可以互相交換學生,這樣中國學生可以學習我們研究地中海和加勒比海的方法,而我們的學生也能學習中國的方法。往往通過這種交流我們才能發(fā)展新技術?!?/p>
肆
追思
在INA官網發(fā)布巴斯離世消息的同時,網站發(fā)起了一項網上追思的活動。
崔勇留言道:“很懷念短暫共處的時光,也許您的記憶儲存中未必有我的位置,但我很清晰的記得每一刻?!?/p>
我留言道:“喜歡您的笑容與文字。作為年輕一代的水下考古工作者,感謝您所分享的‘恬淡生活’與卓越理念?!?/p>
巴斯博士對水下考古學的開創(chuàng)性貢獻,代表著人類對未知世界最勇敢和最具智慧的探索精神。精神應被我輩承繼,斯人值得我們銘記。
喬治·巴斯的標志性笑容
(圖源:http://www.tamu.edu/)
撰稿:陳博宇
排版:代雨彤
審核:劉 長
審定:曹 勁
轉載自 廣東文物考古
Hash:142f7ba9fbb0a3913f2c90ad62cda75b76e95bac
聲明:此文由 叨叨三國事兒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