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貴|百年前德國建筑師鏡頭下的張良廟是這樣
(圖為恩斯特·伯施曼)
恩斯特·伯施曼 (Ernst Boerschmann,1873—1949),德國皇家柏林工業(yè)高等學院(柏林工業(yè)大學前身)教授,中國建筑攝影鼻祖,全面考察和記錄中國古代建筑的第一人。1906 年至 1909 年間,在德意志帝國皇家基金會的支持下,伯施曼跨越 14 省,行程數(shù)萬里,對中國的皇家建筑、寺廟、祠堂、民居等進行了全方位的考察,留下了 8000 張照片、2500 張草圖、2000張拓片和1000頁測繪記錄。1932年,伯施曼受邀成為中國營造學社的通訊研究員。1933年至1935年間,被特聘為中國傳統(tǒng)建筑遺產(chǎn)顧問。出版有《中國建筑》《中國祠堂》《塔》《普陀山》等作品。
本文摘自恩斯特·伯施曼所著——《中國祠堂》, 恩斯特·伯施曼早梁思成、林徽因20年,是全面考察記錄中國古建筑第一人,此書是 研究中國祠堂建筑開山之作,書內(nèi)由250余幅百年前祠堂珍貴照片、測繪草圖,極具史料價值和藝術(shù)價值。
△
位于紫柏山的廟臺子
張良廟緊緊依靠著周邊環(huán)境,卻又不受其束縛。讓山丘成為張良廟內(nèi)涵的一部分,體現(xiàn)了張良廟不僅在外觀上與自然相融合,在思想內(nèi)涵上也與自然相通。同時,每處建筑仍然遵循著中國建筑藝術(shù)嚴謹?shù)囊?guī)則。
△
牌樓,廟臺子的入口
牌樓堅實高大,是祠堂的第一道入口。從整體看,牌樓莊嚴肅穆,雄渾穩(wěn)重。但細看其頂部,又別有一番靈動、浪漫的韻味。整個牌樓渾然一體,中央開間的高度高于左右兩側(cè)的開間。正中設置的拱形門是進出的通道,左右開間各虛設一扇窗戶,窗上用燒制的陶土拼接成秀麗的圖案,紋路變化多端,像提花地毯一樣細膩豐富,使左右開間風格活潑,毫無沉悶之感。中央開間的橫枋上有一塊牌匾,牌匾位置垂直居中,落于左右開間窗戶的拱形窗檐之上。這塊入口正上方的牌匾上題有祠堂的名字:
漢張留侯祠
△
廟臺子大山門內(nèi)景
大山門是祠堂建筑群真正的入口,進入大山門即來到1號主庭。
△
廟臺子 1 號主庭,左邊為二山門,中間是供奉靈官與財神的亭子,右邊為鼓樓
2號主庭的前殿,也就是二山門的后面,有一座小前庭,正對山門的是拜殿,然后是留侯殿。拜殿是留侯大殿前面的神殿。
△
拜殿
△
留侯殿
留侯殿旁邊的小門直通一條小徑。這條小徑延伸到遠處,與一條向上的臺階相連。張良廟最引人入勝之處是靠近西北道路的花園,這里有供各級官員休息的房屋,還有記錄張良事跡的石碑。
△
花園內(nèi)的拱橋和魚池
△
花園內(nèi)的魚池、松柏和小徑
這座花園也是通向位于山崖頂端最重要的殿宇的必經(jīng)之路。上山沿途有許多用石頭或木頭建成的小型殿宇,構(gòu)造不一,有六角屋頂、四角屋頂、圓頂,用磚瓦或稻草遮蓋。沿路向上走經(jīng)過斜坡,登上陡峭的層層石階,終于到達山頂上的空地,這里就是神人黃石公為張良授書之地。為了紀念此事,這座兩層高的殿宇取名為“授書樓”。
△
從花園望向小丘上的授書樓:草亭(左上)、 授書樓(右上)、拜石亭(授書樓正下)和石亭(拜石亭右)
廟中隨處可見從古至今文人墨客所題的詩作,有的寫在紙上,有的刻在木頭或者石碑上。這些文人利用在此停留的間歇創(chuàng)作詩歌,并將詩歌寫成字體俊秀的 書法,贈予寺廟作為紀念。他們往往會親自或者請人將自己的詩刻在石頭上,他們給廟里捐香火錢的事跡也會被刻在石頭上。正如中國人自己所說,現(xiàn)在這里的這些作品與其他著名祠廟內(nèi)的詩詞一樣內(nèi)涵豐富。這些詩詞不僅體現(xiàn)了這些古代英雄的崇高地位,也證明了他們和國家命運緊密相連,更展現(xiàn)了中國人淵博的知識和富有生命力的詩歌藝術(shù)。
△
花園內(nèi)客房的露臺。草亭(左上)、拜石亭(中)和客房(右)
△
授書樓所在小丘的石階
來源:張良廟
編輯:張 露
責編:尚小靖
審核:王 勇
Hash:cfe851bac459f81196c52453018b5b9b0e0174db
聲明:此文由 發(fā)現(xiàn)留壩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