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龍母,祖在程溪

龍母,是嶺南地區(qū)較為古老的本土神祇,龍母信仰也是嶺南地區(qū)較有影響力的信仰,龍母廟宇遍布嶺南水鄉(xiāng)。而水有源、木有本,龍母信仰也有其起源之地,這個起源地就在龍母故里——廣東云浮市都楊鎮(zhèn)降水村。降水村因地處降水口而得名,歷史上這里有一個更加響亮的名字——“程溪浦”,即程溪水口之意,程溪即降水河之古稱,這里就是龍母溫媼發(fā)跡之圣地。

龍母故里

一、從晉至今,史跡斑斑,程溪即降水

歷史上,降水河有諸多別稱,如“程溪”、“城溪”、“靈溪”、“零溪”、“洚水”、“絳水”等,而水口處,即周秦交替之際龍母溫媼活動之地,據(jù)目前可稽查到的文獻(xiàn),至少從晉朝起,就有文獻(xiàn)記載龍母生活地程溪。晉朝《廣州記》載:“程溪浦口有蒲母養(yǎng)龍,列斷其尾,因呼掘龍,時人見之,則土境大豐而利涉?!庇帜铣赌显街尽份d:“昔有溫氏媼者,端溪人也,居常澗中捕魚以資日給。忽于水側(cè)遇一卵,大如斗,乃將歸,置器中。經(jīng)十日許,有一物如守宮,長尺余,穿卵而出,因任其去留。稍長尺五,便能入水捕魚,日得十余頭。稍長二尺許,得魚漸多。常游波中,縈回媼側(cè)。媼后治魚,誤斷其尾,遂逡巡而去。數(shù)年乃還。媼見其輝色炳耀,謂曰:‘龍子今復(fù)來也?’因盤旋游戲,親馴如初。秦始皇聞之,曰:‘此龍子也,朕德之所致?!羰拐咭孕曋Y聘媼。媼戀土,不以為樂,至始興江,去端溪千余里,龍輒引船還,不逾夕至本所。如此數(shù)四,使者懼而止,卒不能召媼。媼殞,瘞于江陰,龍子常為大波至墓側(cè),策浪轉(zhuǎn)沙以成墳。人謂之掘尾龍。今人為船為龍掘尾,即此也?!庇趾髸x《舊唐書》載:“都城,漢端溪縣,東百步有程溪,亦名零溪,溫嫗養(yǎng)龍之溪也?!庇衷缎⑼◤R記》載:“神為秦溫氏之媼,漁於程溪......媼死,鄉(xiāng)人葬之程之左澨絳水之濱,后有衰麻而杖哭諸墓,且惡其迫潮汐也,一夕大雷電,遷之高岡,鄉(xiāng)人祠之始此?!庇置?a href='/jiajing/' target=_blank>嘉靖《德慶州志》載:“(州東)八十里曰靈溪水,一名程溪,源出新興縣,北流百余里,經(jīng)儒林、富祿二里入于江。水口有石崖,高十余丈,水由此下,其勢如降,故又名降水。古有溫媼者居水口,沒后著靈異,因祀之。故〈志〉云龍側(cè)山間黃猿聞鐘鼓聲則出而取馂余果食之?!庇州d:“有黃猿,州程溪出?!庇置骷尉浮稄V東通志》載:“程溪之水出焉顧微<廣州記>:‘程溪浦口有蒲母養(yǎng)龍,列斷其尾,因呼掘龍,時人見之,則土境大豐而利涉。’乃古悅城縣水曲也,一名靈溪水,水口有崖,高十余丈,水由此下,其勢如峰。<州志>誤以蒲為溫氏。陳獻(xiàn)章詩:‘山作旌幢擁,江絣鏡面平。舟航乘曉發(fā),云物入冬晴。鼓到江心絕,槎沖石角橫。經(jīng)過悅城曲,無語笑浮生?!庇置魅f歷《廣東通志》載:“(東安縣西南一百里曰羅銀水,源發(fā)于云浮,可抵富霖。二十里曰降水,口有巖,高十余丈,水由此下,又名靈溪。”又清乾隆東安縣志》載:“青旗山,在城東北六十里,開展若旗,橫連蔽日。楚懷王時,龍母寄寓程溪,即其地也?!庇智骞饩w《德慶州志·州境總圖》注:“洚水即程溪?!庇?995年《云浮縣志》載:“大洚水古稱程溪,中游叫南山河。其源有三:一是大紺山,二是鵬石分水嶺,三是茶洞鎮(zhèn)禾槍頂東麓(此是主源)?!庇纱丝梢?,從晉朝到如今,龍母生活 于程溪、程溪即降水河的事實已經(jīng)得到充分證明,降水村也因為是龍母畢生生活之地而成為龍母文化的起源地。

德慶州志

二、殘垣斷碑,印證圣地,祖庭非村廟

據(jù)降水村故老相傳,在秦始皇三十六年八月,龍母溫媼仙逝程溪,先葬江澨,后葬旗峰,同時民眾還將程溪水口龍母故居改作祠廟供奉龍母,這就是我們所稱的程溪祖廟,西江水神龍母信仰由此而誕生,這也符合明嘉靖《德慶州志》中“古有溫媼者居水口,沒后著靈異,因祀之”的詳實記載。程溪祖廟自周秦以來,歷經(jīng)兩千多年歷史,幾經(jīng)興廢,但仍然不改其龍母祖庭之地位,舊時每年龍母誕期間,珠三角的信眾前來賀誕,都是搭大船到悅城、再搭小船到降水程溪祖廟賀誕,然后再返回悅城賀誕,即使是后來程溪祖廟因洪水及時代背景而荒廢,珠三角的信眾仍然每年履行著“先拜程溪,后拜龍母”的古老諾言,都是先到降水口江灘上祭拜,以示對程溪祖庭的尊敬。民國四年,西江流域遭遇百年一遇“乙卯大水災(zāi)”,洪水一度淹沒當(dāng)時已經(jīng)年久失修的程溪祖廟,水退后,祖廟只剩下建筑主體,廟中原有的一些禮神器物被洪水沖走,但是每年的廟會活動仍然按舊進行;民國三十七年前后,時安塘籍軍官陳又山在降水口創(chuàng)辦工廠,因為交通阻塞,遂規(guī)劃拆去當(dāng)時已經(jīng)十分破舊的程溪祖廟,在廟地上開辟一條公路以運輸水泥,后來正式實施,千年祖廟被拆毀,祖廟原有的門牌、碑刻、柱子、柱墩、香爐后來被鄉(xiāng)民抬往各地去或筑壩、或深埋,在歷經(jīng)整整七十年風(fēng)雨洗禮后才在近年重見天日;這批文物的再次出現(xiàn),印證了此地作為龍母祖庭的事實。程溪祖廟遺址文物出土后,理應(yīng)廣為宣傳,然而卻被某些人誣為“建于清末的村廟”,持此論者,實際上是不懂歷史。程溪祖廟作為龍母祖庭而非村廟,主要有五大實證:第一,如上所述,程溪祖廟所在地是龍母畢生活動的地方,這是晉朝以來所有志書文獻(xiàn)都明確記載的,“龍母居程溪水口”已是不爭之事實,因此程溪祖廟由龍母故居改建后作為第一座供奉龍母的廟宇,乃是合情合理的;第二,言程溪祖廟為村廟者,認(rèn)為龍母畢生生活于悅城、悅城龍母廟才是龍母祖庭,完全無視明嘉靖《德慶州志》“(悅城龍母廟)始建無可考”、清乾隆《東安縣志》“后遷廟悅城”的記載,而以清朝程鳴所撰具有造假性質(zhì)的《孝通廟志》為參考文獻(xiàn),無視唐、宋、元、明以來眾多歷史文獻(xiàn)的記載,混淆視聽,其實是文風(fēng)不正之行為,應(yīng)予以指正;第三,明萬歷五年以前,降水村屬德慶州晉康鄉(xiāng)儒林里境地,這里的漢人相當(dāng)少,至東安縣設(shè)置后,漢人才陸續(xù)遷入,至清朝中期,一鄉(xiāng)之人數(shù)不過數(shù)百,且皆是貧農(nóng),未曾出從政從商者,那么他們又怎有能力集資興建一座廟宇?今天所見的降水村清朝民居,大多數(shù)為泥磚屋,舊時一間屋子住幾房人,村民自身起居尚且困難,又怎來資金興建一座廟宇?對于一連串的疑問只有一個解釋,即程溪祖廟自古已有,且歷來得到官方維修,并非某些人所言的只是一座清末村廟;第四,按照今天出土的程溪祖廟文物看,祖廟的碑、柱、墩、爐等皆為精美石材制造,由此可以推論舊時的程溪祖廟規(guī)模、布局、裝飾不一般,根本就不是所謂村廟應(yīng)有的規(guī)格,且廟名“程溪祖廟”,即說明該廟根本就不是普通的分靈廟,而是建造在龍母故里程溪圣地的祖庭之廟;第五,舊時珠三角信眾就有“先拜程溪”的習(xí)俗一直? ?傳,即無論到哪座廟宇參拜龍母,都要首先到降水程溪祖廟參拜,以示對祖庭的尊敬,直到后來程溪祖廟沒落,仍然有珠三角乃至香港的信眾不辭遠(yuǎn)途前來降水尋根問祖,足見程溪祖廟在這些信徒心中的地位何等崇高,也唯有龍母祖庭才能讓他們?nèi)绱顺缇?,這是所謂村廟遠(yuǎn)遠(yuǎn)所不能達(dá)到的境界。

程溪祖廟

三、古今悅城,撥云見日,本末自然分

既然說到悅城,就不妨介紹一下龍母與悅城的關(guān)系。實際上,龍母與悅城還是有一點關(guān)系的,但這里說的“悅城”是“大悅城”的思想,即古閱城邑及悅城縣。何謂“閱城邑”?唐盧肇《閱城君廟記》載:“姥溫姓,閱城人也。閱城為秦南越邑,代謂之曰‘龍母’。龍母古矣,其言甚質(zhì)。吾思以文之,追書姥為閱城君焉?!币簿褪钦f,作者盧肇所知的,龍母溫媼是一個叫“閱城”的地方的人,而“閱城”又是“秦南越邑”,這里提到的“閱城”,應(yīng)該就是“悅城縣”的前身。而悅城縣又先后設(shè)置兩個,其轄地均不同,我們現(xiàn)在提到的悅城縣乃是由晉末所設(shè)樂城縣沿革而來,先后隸屬晉康郡、信安郡、康州,治所先后在今高要及今德慶,其管轄范圍遠(yuǎn)比今天悅城鎮(zhèn)要大,即當(dāng)時降水亦在其管轄范圍之內(nèi),而龍母是降水人,因此按照當(dāng)時行政單位稱龍母為悅城人也是無傷大雅的,但這是基于龍母是降水人的前提而言的,離開這個前提則遑論,至于后來悅城縣被廢、“悅城”轄地一減再減,龍母故里與悅城之間的隸屬關(guān)系便蕩然無存了。明嘉靖《廣東通志》載:“程溪之水出焉顧微<廣州記>:‘程溪浦口有蒲母養(yǎng)龍,列斷其尾,因呼掘龍,時人見之,則土境大豐而利涉?!斯艕偝强h水曲也,一名靈溪水,水口有崖,高十余丈,水由此下,其勢如峰?!睋?jù)此記載,則證明降水在歷史上隸屬于悅城縣,所謂“悅城縣水曲”,是指降水地處古悅城縣內(nèi)水流的曲折處、曲折的水濱,因西江在途經(jīng)降水村前時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彎位由南折東流去而得名。而明嘉靖《廣東通志》及清朝《羅定州志》、《東安縣志》收錄的明朝中期陳獻(xiàn)章《渡程溪》一詩中,也有“經(jīng)過悅城曲,無語笑浮生”之句,也證明龍母故里降水與古悅城縣的關(guān)系。其實,在明朝中葉以前,龍母生活于降水早有定論,即使期間有過變質(zhì)的“遷墓說”,也是以降水為龍母生活地、終老地、歸葬地,以悅城為所謂遷墓地,只要深入了解龍母文化源流者,都能清楚這一點,孰先孰后,一目了然;至于明萬歷五年降水村劃歸東安縣后,《肇慶府志》、《德慶州志》開始陸續(xù)篡改史實,以悅城為龍母故鄉(xiāng),繼而進行一系列造假行為,甚至杜撰出龍母原籍廣西藤縣、在悅城長大的偽論,“龍母娘家”藤縣在清朝以前毫無歷史文獻(xiàn)記載龍母是其地人,直至清朝肇慶這邊拋出“龍母籍貫藤縣論”后,藤縣才“跟進”,才在清嘉慶二十一年《藤縣志》中云:“按:龍母,贏秦祖龍時之神也,溫姓或曰蒲姓......今考粵東<肇慶府舊志>及悅城<孝通祖廟舊志>,咸以為藤縣人,則無論毓于何都,其為藤之神固可考核而無疑者。”也就是說,藤縣官方以藤縣為龍母故鄉(xiāng)的依據(jù),并不是藤縣自古以有的歷史文獻(xiàn),而是廣東肇慶這邊對龍母源流論述已經(jīng)變質(zhì)的志書,對唐、宋、元、明以來所有有關(guān)龍母的歷史文獻(xiàn)完全無視、推翻,如此不端正之學(xué)術(shù)態(tài)度,可謂貽笑大方,如今反有人持此論而非議程溪祖廟的歷史及地位,更是說史不校史、差錯太離譜。近年來,廣西某些地方在毫無歷史文獻(xiàn)記載的情況下,就強行將當(dāng)?shù)匾恍┳韵嗝?、錯漏百出的傳說與龍母傳說“捆綁”起來,還通過集會、出書的方式,聲稱某地就是龍母故里、龍母? ?化起源地、龍母傳說發(fā)生地,認(rèn)為龍母文化是由廣西“東漸”到廣東,這種做法與說法更是讓人莫名其妙、啼笑皆非,究其原因,就是清朝肇慶、藤縣兩地文獻(xiàn)造假而帶來的一系列的不良后果。

龍母故里

四、正本清源,去偽存真,理屈終詞窮

綜上所述,降水作為龍母故里程溪及龍母文化起源地,已為不爭之事實,然而卻有某些人不知其中來本末,對此事實非議。從今天可以稽查到的大部分有關(guān)龍母的歷史文獻(xiàn),其無不一致都確認(rèn)龍母畢生生活于西江南岸降水,即使后來有變質(zhì)的遷墓說稱龍母墓在悅城,也是離不開龍母生活、終老、歸葬于降水的傳說宗旨,只是稱悅城是“龍子遷墓”之地,而非龍母生活之地。如《肇慶府志》云:“秦時蒲媼者,居悅城之南......后媼死,鄉(xiāng)人葬之程浦水口左遖,一夕風(fēng)雨雷電大作,乃前守宮化五龍,移于北岸。”該書遂采用變質(zhì)的遷墓說,但仍然以“程浦水口”在江南,“移于北岸”四字則明確指出龍母生活的“程浦水口”在江南而不在江北。又載:“龍母廟,在(德慶州)城東一百里靈陵水口,即古悅城廟,宋時為永濟行宮?!比绱藭裕凑f明悅城龍母廟根本就不是所謂始建于秦漢年間的龍母祖庭,而僅僅是一座供奉龍母的行宮,行宮與祖庭的區(qū)別是天壤之別,根本無法同日而語,即使有再多造假志書“佐證”“祖庭論”,也絲毫經(jīng)不起仔細(xì)的推敲。而清乾隆《東安縣志》更是明確載明“遷廟悅城”,即說明悅城龍母廟歷史晚于降水程溪祖廟,只是程溪祖廟的遷香火分靈之廟,有地方學(xué)者推測悅城龍母廟是古代悅城縣官方在治所一帶所建之分靈廟宇,筆者認(rèn)為這個推測可以成立;這就好比舊城冼太廟高州冼太廟,雖然高州冼太廟規(guī)模大于、知名度高于舊城冼太廟,但絲毫不影響高州冼太廟是官修分靈廟、舊城冼太廟比高州冼太廟歷史早的事實;程溪祖廟歷史悠久,從百越時代過度到漢人時代,某些人以悅城水口為古悅城縣治所就推論悅城是先秦時龍母生活地、悅城龍母廟是第一座龍母廟,這是不理智、不理性的,這是不懂程溪祖廟歷史,更是不懂悅城龍母廟歷史,故此歪論可休矣!程溪即降水,有唐、宋、元、明以來文獻(xiàn)可以佐證,最明顯的就是元《孝通廟記》、明嘉靖《廣東通志》、明嘉靖《德慶州志》、明嘉靖伍云龍《青旗擁翠》詩,特別是明嘉靖《德慶州志》所載“(州東)八十里曰靈溪水,一名程溪,源出新興縣,北流百余里,經(jīng)儒林、富祿二里入于江。水口有石崖,高十余丈,水由此下,其勢如降,故又名降水。古有溫媼者居水口,沒后著靈異,因祀之。故〈志〉云龍側(cè)山間黃猿聞鐘鼓聲則出而取馂余果食之”、“有黃猿,州程溪出”,并且明確記載古代志書”晉康八景“中就有”程溪祀猿“一景,可見龍母生活之程溪即今降水,已然鐵證如山,這是任何非議者都不可忽視、回避、歪曲、推翻的。另外,“龍子遷墓”之說在南朝《南越志》、唐《閱城君廟記》、元《孝通廟記》等文獻(xiàn)記載中,都未曾有“遷墓江北”的說法,《南越志》載:“媼殞,瘞于江陰,龍子常為大波至墓側(cè),策浪轉(zhuǎn)沙以成墳?!薄堕喅蔷龔R記》載:“姥無煙戚,閱城人葬之水涯。惟龍乃寓形于人,衰杖如瘵,洟苫涕塊,哀呼浹日。謂人曰:‘藏我母卑矣,他日潮水嚙之,非葬之所也,其將假爾牛馬為役,以遷于顯爽?!幌?,風(fēng)雷大至,明日視之,則姥之封若覆夏屋矣,在于山巔?!薄缎⑼◤R記》載:“媼死,鄉(xiāng)人葬之程之左澨絳水之濱,后有衰麻而杖哭諸墓,且惡其迫潮汐也,一夕大雷電,遷之高岡?!币簿褪钦f,最早記載龍母歸葬地的《南越志》,明確記載龍母在去世后葬于西江南岸,而龍子“常為大波至墓側(cè),策浪轉(zhuǎn)沙以成墳”,也就是龍子在江南為龍母營造墳塋;而之后的《閱城君廟記》及《孝通廟記》,則記載龍母去世之后,先是鄉(xiāng)民將龍母葬于江邊低洼之處,然后是龍子認(rèn)為此地太近潮汐、容易為洪水淹沒,便作法將龍母遷葬于“山巔”、“高岡”,所以說龍子為母遷墓的初衷本就是為了龍母墓不受洪水淹沒,又怎會將龍母墓遷到今悅城龍母廟處幾乎每年受洪水淹沒之地呢?因此,“遷墓悅城”之論實際就是后人附會所致,是一個已經(jīng)深度變質(zhì)的“遷墓說”,而后人根據(jù)此說再附會出龍母籍貫藤縣、龍母母親是悅城梁氏等謬說,就是不尊重歷史文獻(xiàn)、學(xué)風(fēng)不正的表現(xiàn),但正本清源、真?zhèn)巫员?,任憑其如何篡改、造假,都造不出一個真實的龍母故里來。

龍母故里

天下龍母,祖在程溪,程溪祖廟,龍母祖庭。廣東省云浮市都楊鎮(zhèn)降水村,是龍母故里、龍母文化起源地,從這里發(fā)端的龍母信仰早已隨著西江水道傳播到蒼梧及珠三角乃至港澳臺、海外地區(qū),所以,這里是南中國龍的傳人尋根謁祖的圣地,是值得我輩后人為之驕傲的!

龍母故里

作者:周業(yè)鋒

部分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Hash:0e4bd3881ffc5cb7db97240fe0ca07a725e95681

聲明:此文由 文化三江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