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南海三座冷門的“富人村”,免費開放,游客很少

佛山作為嶺南文化的發(fā)源地之一,轄區(qū)內分布著眾多古村,以南海區(qū)順德區(qū)的數量最多。

最近到南海區(qū)西樵鎮(zhèn)旅游,特地打卡了松塘村、百西村頭村和簡村,這三座古村的歷史都很悠久,出過眾多文人和商人,都是富甲一方的“土豪村”,雖然免費開放,不過游客很少,如果剛好到西樵鎮(zhèn)旅游的話,非常值得打卡。

松塘村

松塘村位于佛山市南海區(qū)西樵鎮(zhèn)上金甌社區(qū),是“廣東十大最美古村落”之一,建村至今已有八百多年,據說營建之時非常注意風水格局,正是這種精巧的設計,后世才會名人輩出。

傳說信則有,不信則無,權當笑談,但古村細節(jié)處的設計從視覺效果來講是非常震撼的。

無人機升空航拍,發(fā)現松塘村點綴著七個彼此相連的池塘,古樸典雅的老建筑倒映在池面上,就像一幅畫。

松塘村七個池塘形態(tài)各異,有的像寶瓶,有的像葫蘆,這是古人刻意為之,有吉祥的含義。

松塘村到底有多厲害呢?

光是明清時期就涌現出舉人、進士和優(yōu)貢者共計20多人,這放在很多城市都是相對少見的,可見文化氛圍之好。

百西村頭村

百西村頭村距離西樵山風景區(qū)西部大約五公里,歷史可以追溯到七百多年前的南宋時期。

這里同樣是文化名村,光是清代就出過兩個進士和十個舉人。

古村的祠堂修得很好看,石雕、磚雕、灰塑等工藝尤其細致,是嶺南雕刻藝術里的精品。

百西村頭村除了祠堂,還保留了不少鑊耳屋群古民居,通過這些建筑就知道這座古村曾經的顯赫程度。

在古代,民間是不能隨便修建鑊耳屋的,因為山墻上的“耳朵”也像官帽,是地位的象征,鑊耳屋越多的村落表示權貴的數量越多。

百西村頭村過去商貿發(fā)達,因此有“小廣州”之稱,據說每年前來提親的人絡繹不絕,男不愁娶,女不愁嫁是村里適齡青年的真實寫照。

簡村

簡村鄰近佛山市南海區(qū)西樵鎮(zhèn)聽音湖片區(qū),雖然創(chuàng)村者姓簡,但現在村里卻找不到一個簡姓人,他們早在清代就外遷了,留下冼、陳、李、林等姓氏村民在此居住,這種多姓氏混居的村落在過去并不多見。

簡村的建筑物沿河道分布,水路是經濟飛速發(fā)展的助推器。過去,這里的貨物和農產品可以通過水路運往珠江三角洲各地,外面的東西也可以通過水路來到簡村。經商頭腦靈活是簡村人的普遍特點。

清末,歸僑陳啟沅在簡村創(chuàng)辦了機器繅絲廠,開啟了全村的致富路,簡村村民提前過上小康生活。

簡村是一座新舊建筑交錯的村落,不過祠堂保護得很好,細細品味總能找到亮點。

Hash:060999c114e517c661e3cf192eb308b400b278a1

聲明:此文由 一路南風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