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歷史——廈門華僑博物館

久居廈門的我,來來回回經(jīng)常得從華僑博物館經(jīng)過,卻一直也沒有進去參觀過。有一天,突然萌發(fā)了去華僑博物館參觀參觀的念頭。

參觀須知:華橋博物館是免費對外開放,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早上9:30---下午:16:30周一閉館

地點:位于福建省廈門市峰巢山西側(cè)(公交車站:博物館站)

全程參觀下來,要花上1-2個小時。

廈門華僑博物院是以華僑歷史為主題的綜合性博物館。為中國唯一的僑辦博物館。由已故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于1956年9月倡辦。1958年底建成,1959年5月正式開放。占地5萬平方米。主樓建筑面積4000多平方米,是一座用優(yōu)質(zhì)潔白花崗石砌成的宮殿式大樓。在新建的牌樓式的大門上。鑲嵌著廖承志先生題寫的匾額。華僑博物院被著名的英籍女作家韓素英譽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華僑歷史博物館”。

該院為花崗巖宮殿式大樓,主樓6層,展覽廳3層,設館舍建筑有3個陳列室,面積2800平方米。

一樓是華僑歷史簡介館,分走向世界、創(chuàng)業(yè)海外、融合當?shù)亍⒙涞厣?、源遠流長等部分,以1200多件圖片、文物展示華僑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華僑同僑居國人民的友誼、華僑對祖國的貢獻、華僑政策的回顧等情況。室內(nèi)還陳列著華僑贈送的禮品。

二樓是祖國歷史文物陳列館,陳列著歷代貨幣、青銅器、陶器和雕刻等,四壁掛著著名書畫家的字畫,展品近2000件。

三樓是自然博物館,陳放著1000多件鳥獸、水產(chǎn)標本,其中有馬來亞的大鱷、廈門的文昌魚、印尼的極樂鳥和猩猩、泰國的貘、澳洲的葵花鸚鵡犀牛、新加坡的虎等珍禽異獸。

一步入華僑華人展館的展廳,從一艘艘仿制古代帆船模型和紀實照片中,就揭示了華僑先祖漂洋過海謀生的辛苦歷程,見證了契約華工的悲慘命運。展櫥圖片和資料也一一訴說著華僑走向世界的艱苦性和斗爭的歷程。

“創(chuàng)業(yè)海外”展出的仿制亞答屋和鐵皮屋,揭示著華僑先輩投身蠻荒,開發(fā)土地,采礦筑路的艱難歷程。17世紀-19世紀,不論是東南亞城鎮(zhèn)的形成,或橫貫美洲大鐵路的通車,無不滲透華僑的智慧和血汗。在近代,華僑推廣橡膠的種植和加工,使橡膠業(yè)一躍成為馬來亞的經(jīng)濟支柱,這是華僑歷盡艱辛而創(chuàng)下的業(yè)績。

在展廳中,還有仿制南洋舊民俗街,它是世界各地唐人街的縮影。在街道上有臘像的人力車夫及人力車實物,主要表示早期華人、華僑創(chuàng)業(yè)海外的艱辛歷程。還有華僑贈送的舊日常生活用品。及許多烈士照片和紀念碑,向人們訴說無數(shù)華僑在居住國歷次反侵略、反迫害、爭獨立的斗爭中,在保衛(wèi)自己人格的尊嚴中前仆后繼、浴血奮戰(zhàn)的英雄氣概和壯舉。

隨著時間的推移,華僑越來越多遍布全世界。經(jīng)過艱苦奮斗,有的走出唐人街融入主流社會,躋身于各行各業(yè),成為老板、教師、醫(yī)生、律師,并涌現(xiàn)出不少企業(yè)家、科學家和藝術家,在諸多領域大顯身手。二戰(zhàn)后,大多數(shù)華僑加入當?shù)貒蔀槿A人(華僑——是指擁有中國國籍,生活在外國的中國人;華人——是指有中國血統(tǒng)在外國定居,擁有外國國籍的人)。由僑民到公民,使他們在國家的歸屬感上發(fā)生了從“落葉歸根”到“落地生根”的轉(zhuǎn)變。從此,廣大華人效忠于居住國,為其進步和發(fā)展而盡心竭力,華僑華人文化已成為其所在國家和地區(qū)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博物館中許多展品就是華僑華人捐送,包括文物、書信、照片、工藝品、寶貴資料、舊日常生活用品等;還有東南亞如泰國佛像、柬埔寨浮雕、印尼古樂器等,富于異國情調(diào)。

華僑博物館里還專設放映廳,講述華人足跡:《華僑旗幟陳嘉庚》

設在主樓三樓。這一樓層專題陳列著陳嘉庚先生的個人收藏,遠到商周時期的青銅器,近到近現(xiàn)代的書畫作品,每一件都稱得上是精品

設在主樓二樓右翼。它是華僑博物院創(chuàng)辦時陳嘉庚先生親自確定的社會教育功能之一。展出各類珍貴文物和鯨魚骨架標本等,展品約有600余件。

-------------------------------------------------------------------------------------------

性感來自運動,來自成熟。選擇積極健康的形象——這是你生活中簡單任務,卻也是頭等任務。

Hash:cec24502a5415a282b61f25b86a7bda37bf5c706

聲明:此文由 毛豆行走記錄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