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鄒城朱元璋第十子朱檀墓,為何稱為明代親王第一陵?

文圖 若愚

明魯荒王朱檀墓,俗稱“荒王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朱檀(1370--1389年)及其妃子的陵墓。位于山東省鄒城市鄒縣和曲阜縣交界處東北12公里處的九龍山南麓,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占地面積約7萬多平方米,共出土各類明代文物1000余件,是山東省出土文物最豐富的明代墓葬,堪稱明代親王第一陵。

陵區(qū)北依九龍山,南與朱山遙遙相望,東、西有臥虎山玉皇山拱衛(wèi),陵前有“白馬”二泉,為白馬河源頭,完全按照中國傳統(tǒng)“風(fēng)水學(xué)”的“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龍、右白虎”的泗神方位選址營建,整個陵區(qū)居高臨下,向陽瀕水,藏鳳聚氣,碧色參天,一派皇家氣派。

魯王即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第十子朱檀。朱檀生于洪武三年二月十七日(1370年3月15日),于同年四月初七日(5月2日)被冊封為魯王,洪武十八年十月二十一日(1385年11月23日)之國兗州府,二十二年十二月十六日(1390年1月12日)薨,時年二十歲。

原于洪武年間冊開國元勛信國公湯和之次女湯珍為魯王朱檀妃,但朱檀死時,湯妃沒有生育。魯荒王就位后信奉道教,終日焚香誦經(jīng),燒煉仙丹,求長生不老之藥,結(jié)果“餌金石藥,毒發(fā)傷目”,僅活到19歲,就中毒身亡,朱元璋得知后又疼又氣,認(rèn)為他的行為荒唐,謚曰“荒王”,魯荒王陵由此而來。在墓地的重要區(qū)域,建有明樓,這在其它藩王墓中是沒有的,這估計是明朝初創(chuàng),而魯王又早逝,沒有相關(guān)的制度來約束和規(guī)范相關(guān)的墓葬,所以建了只有帝才能有的明樓。

該墓墓壙開鑿于山石中,距地表深20余米,壙內(nèi)建磚筑前、后2墓室,全長20.5米。由于長年積水,隨葬品保存完好。地宮距地表深26米,墓道全長50余米,墓室全長20.6米,分前后兩室,平面呈“T”字形,封土面積約1.3萬米,發(fā)掘前保存完整。

相傳這魯王,十五歲就藩兗州后,信奉道教,終日焚香誦經(jīng),燒煉仙丹,求長生不老之藥,結(jié)果服丹中毒身亡,僅活19歲。朱元璋得知后又疼又氣,認(rèn)為他的行為荒唐,謚曰“荒王”,魯荒王陵由此而來。

出土文物有有九旒冕、皮弁、烏紗折上巾和各種絲棉衣物,其中一件長3米、寬1米的布單,用紫紅色棉線和白棉線織成花格,是現(xiàn)存早期棉布的重要標(biāo)本。有各式各樣的漆木家具,以頂金漆箱的工藝水平較高。最難得的是還保存著1張古琴、3卷絹本畫和7種元刻本書籍。

古琴長121厘米,七弦二柱十三徽,琴身黑漆面裂似蛇腹,背面篆刻“天風(fēng)海濤”琴名,琴腹有龍池、鳳沼2個共鳴槽,龍池內(nèi)寫“圣宋隆興甲申□□大唐雷威親”款兩行,說明它是1164年的制品,流傳了 225年后被埋入朱檀墓中。絹本畫中的宋高宗題跋的金粉葵花蛺蝶扇面和元錢選自跋的白蓮畫卷,鈐有元仁宗姊魯國大長公主祥哥吉的“皇姊圖書”朱?。涣硪痪頌榻鸨躺剿?。

這3卷畫上皆鈐有寬邊朱文“司印”2字騎縫印,當(dāng)是明初收入內(nèi)府時由典禮紀(jì)察司所蓋之印。元刻本書籍有蝴蝶裝的《朱子訂定蔡氏書集傳》六卷三冊,《增入音注括例始末胡文定公春秋傳》三十卷六冊,至正二十二年(1362)武林沈氏尚德堂刻的《四書集注》十九卷二冊,至治元年(1321)彭氏秀家塾刻的《少微家塾點(diǎn)校附音通鑒節(jié)要》六十卷二冊,至元二十四年(1287)武夷詹光祖月崖書堂刻的《黃氏補(bǔ)千家注紀(jì)年杜工部詩史》三十六卷二冊等。另外,朱檀墓中還隨葬有400余件手持各種儀仗器具的木俑,雕刻精致,敷彩鮮艷,衣冠服飾皆有品色,反映了明初的親王儀仗制度。

墓內(nèi)展示的出土陶俑,明藩王墓的一大特色就是以小型陶俑陪葬。在成都的蜀藩王中出土了大量陶俑,并且塑造得形象生動,展示了藩王們的奢侈生活。

Hash:8e7fc7f94341a6909e0aaf44c2b0697a134a9901

聲明:此文由 撈史倌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diǎn),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