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平鄉(xiāng)縣被稱為中國梅花拳文化之鄉(xiāng)

梅花拳·梅花樁功

平鄉(xiāng)縣中國梅花拳的發(fā)源地之一。自明末清初始祖鄒宏義創(chuàng)立以來,三百多年來,梅拳香飄萬里,其弟子遍及海內外,在近現(xiàn)代史上,梅花拳弟子在保家衛(wèi)國、發(fā)展中華武術等方面都有建樹,2006年5月梅花拳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

河北省原副省長王祖武的親筆題詞的“梅拳圣地”

天地紅

"梅花拳" 簡稱"梅拳", 因過去在木樁上練習,故稱"梅花樁" ,后改為以磚代樁或在地上演練,又叫"落地干枝梅花拳",是我國武術中著名的優(yōu)秀拳種之一。因其拳分五勢,模仿五瓣梅花,取梅花耐寒之意,又多在梅花樹下練武,遂故命名為梅花拳。

梅花拳始祖墓地牌坊

位于后馬莊村北的鄒氏墓群,是梅花拳祖師鄒宏義及其子鄒文聚、其孫鄒克讓、鄒克諧、鄒克誠,曾孫鄒魁元的家塋,現(xiàn)存墓7座,晚清、民國石碑3通。墓地建于清康熙54年(1715年)至嘉慶15年(1811年),呈子午向,磚圈式結構,1993年7月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始祖殿

全國最大的梅花拳代表性建筑——始祖殿,長99米、寬66米、高33米。

各地來賓

每年正月十六,各地梅花拳弟子及親屬,都要前來尋根祭祖。利用這一契機,平鄉(xiāng)縣政府部門精心打造梅花拳文化品牌,自1991年始連續(xù)多年舉辦梅花拳聯(lián)誼會,今年已是第二十五屆了。總投資10億元,集梅花拳祭祖拜師、參觀學習、武術培訓、競技表演、影視拍攝為一體的中國梅花拳文化產(chǎn)業(yè)園建設,也初見成效。

梅花拳始祖鄒宏義之墓

梅花拳始祖鄒宏義(1621-1715),字葵陽,祖籍北直順德府(今邢臺)人。明初寄居徐州。自幼天資聰穎,曾讀書數(shù)載。適逢明朝末年世道混亂,遂棄文習武,專心習練家傳武學,后得仙人張三省點撥度化,極具悟性,刻苦演練。后創(chuàng)立了一整套別具一格的獨特拳派,取名梅花拳。清康熙年間,鄒宏義的文武功法已練至爐火純青、出神入化的境界,名聲大振。為了將梅花拳推向社會,便離開徐州云游到開州(今河南濮陽),先后收蔡光瑞、王西征、孟有德為徒。三人藝業(yè)學成,便分路傳拳授藝。蔡光瑞在開州收韓化禮、孫盤龍后,便北上開道傳拳,途經(jīng)內黃縣時,收八里莊楊炳為徒。之后繼續(xù)北上,來到順德平邑(平鄉(xiāng)縣)馬莊橋(后馬莊)收張復為徒,遂在馬莊傳授武藝,后收徒孫李進德、徐進德、鄭玉德。清康熙乙酉年(1705)蔡光瑞命李、徐、鄭三人去河南迎請師祖鄒宏義。鄒宏義被請到馬莊后,便定居下來,在此設場收徒,傳拳授藝,自此梅花拳才在民間公開廣為傳播。一時間,平鄉(xiāng)、廣宗、南和、威縣巨鹿、雞澤、曲周、永年沙河、邢臺等縣弟子紛紛來馬莊拜師學藝。清乾隆九年(1744)鄒宏義之子鄒文聚思父心切,遂率全家北上尋父,幾經(jīng)輾轉來到馬莊時,其父已故去數(shù)年,遂在其父墓前祭拜之后,定居在后馬莊,秉承父業(yè),專心拳藝,以馬莊為中心,把梅花拳推向冀、魯、豫三省。

碑林

梅花拳紀念碑

隨著梅花拳的推廣、普及和梅花拳文化的深入挖掘研究,梅花拳在國內外產(chǎn)生了良好社會影響。目前,文化部正在牽頭制作大型古裝電影《梅花拳傳奇》,這些作品的問世也將使梅花拳文化得到更為全面的普及和推廣。

Hash:8cdbcaeaa3e493547604fe101abbe866bbf12348

聲明:此文由 旅游視點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