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藏國家 | 塞爾維亞,這個東歐小國終于火起來了 ∣ 該去 · 游
最近的塞爾維亞特別火,若不是疫情,大概很多人還不知道這個國家。
不少朋友問我們有沒有開這條線路,對不起,暫時還沒有但是!今天還是要跟大家聊聊這個東歐寶藏國。
隨著疫情不斷擴散,在當?shù)貢r間3月15日,塞爾維亞總統(tǒng)武契奇發(fā)表電視講話,宣布塞爾維亞進入緊急狀態(tài)。并稱:“中國是唯一向塞爾維亞提供幫助的國家,歐洲團結是不存在的,只是寫在紙上的童話罷了”。
先不說塞爾維亞與中國的關系,總統(tǒng)低聲下氣含淚 為了國民求助,但又帶著無助的樣子,便不能不令人 為之動容。
所以就在求助的第二天,由中國援助的首批物資就火速抵達了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
在中國捐贈物資和援救人員到達以后,塞爾維亞總統(tǒng)親自去機場接機并親吻中國國旗,通過推特向中國表示感謝: “我們?yōu)槲覀冎g的友誼感到自豪,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中國朋友的幫助?!?/p>
而早在中國疫情爆發(fā)初期,幾乎全世界都在嫌棄貶低中國的時候,塞爾維亞的總統(tǒng)就代表塞爾維亞在媒體面前說了這樣的話。
塞爾維亞在中國被千夫指時站出來拉一把,也“活該”被中國的網友“暴躁”逼迫:在微博上被“逼迫”開通官方微博,又被“逼迫”交出二維碼接受捐款....
也許這就是來自 東方的老朋友,中國的熱情吧。
許多朋友可能會對這個突然出現(xiàn)的“鐵哥們”感到陌生,但是提到這個國家沒分裂前的名字,你一定會知道: 曾經強大的南斯拉夫。
患難見真情,也只有一起患難過的朋友,才能培養(yǎng)出真情。
“1999年,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借著人權的說辭,激化南斯拉夫內部民族矛盾,轟炸南聯(lián)盟,5月8日,其中三枚精確制導炸彈導彈擊毀了中國駐南聯(lián)盟大使館,三人死亡,數(shù)十人受傷。事后北約只是解釋這是誤炸?!?/p>
“幫助塞爾維亞,就好像幫助當初那個被炸了大使館、孤立無援、弱小無助的自己”。
而網友另一種援助的方式,便是要在疫情結束后去那 吃車厘子旅游。(這里的車厘子只要不到7塊錢RMB一斤)
小眾而美麗的塞爾維亞有許多頭銜:CNN「十大絕美旅行地」、Lonely Planet「世界最佳旅行目的地」、「十大最物有所值目的地」....作為大家的美景獵手,下面我們一起來扒扒塞爾維亞這個東歐超具性價比的寶藏國家。
● 塞爾維亞 ●
首先需要說的是這個國家所在的歐洲東南角—— 巴爾干半島。
首都貝爾格萊德,歐洲最古老城市之一,它處在歐亞非三大陸的中心,也是文化與信仰的十字路口。
如此重要的地理位置是它的寶劍,卻也同時催生了它的悲情, “歐洲的火藥桶”說的便是這里。
老一輩人都記得南斯拉夫的鐵腕領袖 鐵托,締造了這個強盛的社會主義國家,曾經短暫的輝煌過35年。鐵托死后,1992年南斯拉夫被瓦解成5個小國: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塞爾維亞和黑山、波黑、馬其頓,他們分走了財富和沃土...
2006年黑山獨立,塞爾維亞失去了最后的出???/a>,變成了內陸國,而如今連科索沃自治區(qū)也鬧獨立。可憐的老塞爾維亞只留下滿目蒼夷的首都,守著精神豐碑,貧窮度日。
貝爾格萊德,塞爾維亞/前南斯拉夫的首都,也是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遺址所在地。
這座古城不止在科索沃戰(zhàn)爭中被北約不停地傾倒炸彈: 共經歷過114次轟炸,44次被夷為平地,又無數(shù)次的重生。
所以武契奇稱塞爾維亞人民為驕傲又自由的人民。
也許正是這樣風雨不斷的戰(zhàn)爭,這里的人們明白了旦夕禍福、命運無常,才更懂得享受眼下的寧靜。 只要天空晴朗時,街邊的小店總有坐著享受陽光的人。
“來貝爾格萊德以前,我準備好應對久經戰(zhàn)火的地方,可遇見的卻是一團黎明前深重的寧靜” ——《捕夢之鄉(xiāng)》
與仍處于戰(zhàn)火的阿富汗、敘利亞不同,如今的塞爾維亞已和平了20年。和平年代的塞爾維亞,是深邃而美麗的。
一條薩瓦河把貝爾格萊德一分為二,它是優(yōu)雅的老城,也是現(xiàn)代氣息的新城。在這,似乎時鐘總是會停止,人們的生活被鎖進了一個無憂的膠囊中。
這座城就如同一個年邁又慵懶的風韻婦人。炮彈的痕跡就在手掌之下,另一只手卻又端著咖啡。只要這杯咖啡沒有喝完,天空中的導彈就永遠不會落下。
貝爾格萊德的有軌電車是紅色的,也是當?shù)厝说闹饕?a href='/jiaotong/' target=_blank>交通方式之一。跳上一輛紅色電車,在心動時下車,這大概是游覽這座城市的最佳方式。
如同進入博物館,你不用管如何走到出口,只要一路游覽,整個城市的痕跡都等待著被人閱讀和收藏。
魔幻的土地和建筑
歐洲第二大河多瑙河1/5流經它,但河道蜿蜒至此,仿佛已置身歐洲的門外。
滿懷好奇或者懷舊的旅行者,希望在旅途中尋秘戰(zhàn)爭遺留的痕跡。
二戰(zhàn)后,前南斯拉夫的大地上立起了數(shù)千座紀念碑!如今,這些失落的豐碑散落在塞爾維亞、波黑、黑山等地,因其奇幻造型,重新吸引著年輕一代背包客。
● 河中小屋●
幾個少年的故事
2012年8月,《國家地理》雜志放出一張在河中孤獨佇立的小木屋圖片,使得這座河中小屋出現(xiàn)在世人的目光前。
后來大家都知道了這座小木屋就位于塞爾維亞的巴依納巴什塔鎮(zhèn)上的德里納河中,然而關于小木屋背后的故事,找遍整個網絡,大多都只有“幾個少年在1968年建造,小屋在數(shù)十年間屹立不倒”等寥寥幾十字的介紹,真正屬于小屋的故事,似乎無人知曉。
關于這個小屋的故事,我們找了很久,引用一段 游記。
作者:TINO
“我的旅行版圖不斷擴張,今天走過了六大洲的三十多國,看過了許許多多震撼的景致、宏偉的建筑,若問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我會說永遠是和人有關的故事。故事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但比起有形之物更容易烙在心底,萬水千山走遍,唯獨人心依然。
無論如何,小屋遺世獨立一般的景致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游客前來到訪,偶有游客幸運遇見小屋主人,被邀到小屋上一敘,但因為不懂塞語,只留下了幾張照片,似乎這小屋的故事一直未能被人所知。就在前往塞爾維亞的前夕,帶頭大哥康哥告訴我,要把我?guī)У叫∥堇锶?,于是這段巴爾干之旅最難忘的經歷,就此展開。
?elimir,小屋的主人之一,有著典型斯拉夫人高大的身材和剛毅的面部輪廓,橄欖綠色的眼睛無比深邃,略帶點胡茬與皺紋,卻笑得和藹可親。另一位主人Milo?抽不開身,就由?elimir帶領我們進入小屋。
?elimir邀請我們上船,他熟練地劃著槳,那座童話一般的河中小屋慢慢向我們靠近,興奮的思緒蔓延到全身的每個神經末梢。岸上面還有幾批前來一睹小屋風采的游客,我似乎能感受到他們看著我們羨慕或是妒忌的眼神。
小屋上面有一塊塞爾維亞語寫的牌子,大意是私人領地非請勿進,而我們則有幸由小屋主人親自邀請進屋,?elimir用絞索緩緩放下梯子的時候,在我眼中就像是加了慢動作特效,感覺全世界都慢下來了,梯子緩緩開啟的時候帶著一種不真實的儀式感,就像迪士尼動畫片里面城堡的紅地毯傾斜下來一般。
登上小木屋,結構一覽無余,南面是一個觀景客廳,兩張桌子數(shù)張椅子,大約能容納8-10人;西面是最近加裝的露天小平臺,而北面的房間,?elimir把門打開以后驚喜地發(fā)現(xiàn)這里居然是一個廚房,里面有櫥柜、廚具和小型煤氣爐,從岸上拉過來的電線給里面的電燈和冰箱供電,冰箱里冰鎮(zhèn)著啤酒和飲料,頂部甚至還有小音箱,可以說是一應俱全了。
?elimir問我們要喝點什么,我想了想,說不如喝Pivo吧,Pivo(啤酒)是我為數(shù)不多的懂得說的塞爾維亞語單詞。?elimir拿出玻璃杯,為我們滿上一杯冰涼的啤酒,三人坐在長椅上舉杯祝酒,有酒,自然不缺故事。一口下去喉嚨冒著二氧化碳,杯子一放,小屋背后的故事就此展開。
小屋外的泳圈寫著1968-2011,1968正是小屋誕生的年份。時間倒退到1968年,那時候沒有網絡,沒有游戲機,巴伊納巴什塔小鎮(zhèn)少年們的休閑活動便是在美麗的德里納河中游泳曬太陽。
德里納河中有一塊高出水面數(shù)米的礁石,成為了少年們游泳中歇息曬太陽的地點,兩名少年突發(fā)奇想,打算在這礁石上搭建一間小木屋,作為在河中的根據地,像極了我們小時候搭建的秘密基地。
這兩名少年一個名叫Milo?,一個名叫Mandi?,Milo?當時12歲,Mandi?還年長一歲,但老成的Milo?成為了這二人組的老大。
二人開始尋找木頭搭建小屋,一些小的木板就一邊游泳一邊帶到礁石,大件的構件就在岸上組裝好,從上游處放出,順著河水飄到礁石上。二人就這樣螞蟻搬家一樣慢慢湊齊木屋的材料,經過一年的努力后,1969年,少年們的秘密基地就此誕生,雖然簡陋,但是成就感是非凡的。
青年時期的Milo?(右)和Mandi?(左)
不幸的是,德里納河每年春天都會發(fā)大水,每隔5-10年還會有一次大規(guī)模的洪澇,初代的小屋沒有堅持多長時間,就毀于一次洪災之中,然而這兩名塞爾維亞 少年的心就像塞爾維亞一般堅韌,沒有向大自然屈服。
河中小屋某程度上也與塞爾維亞相似,在建成后的幾十年間,曾六次被洪水沖毀,卻又六次被重建,今天我們所在的小屋已經是第七代,在2011年建成,這便是泳圈上“2011”的由來,所以也有不少人把小屋比作“ 塞爾維亞精神”,多次重生的小屋和歷次浴火的塞爾維亞,緊緊相連。
?elimir比Milo?和Mandi?都要小幾歲,是后來才加入的,二人組變成了三人組,情同手足,一起參與到小屋的建設和維護當中。
Milo?擅長足球,當中還有一段時間前往貝爾格萊德游擊隊效力,小屋就由另外兩位主人維護,Milo?也會頻繁回來照料小屋與兄弟相聚。
時光荏苒,歲月如歌,轉眼翩翩少年已經白頭,最年長的Mandi?在2017年2月不幸離世,?elimir和Milo?為了紀念離開的兄弟,在小屋的礁石上刻上了一個深深的“M”。
能知道小屋的故事,已然足夠幸運,然而上天還獎賞了我們一枚彩蛋。
Milo?的舅舅是一位名人,尤其在中國,幾乎無人不知,那就是帶領 中國足球隊歷史性踏入 世界杯的名帥—— 博拉·米盧蒂諾維奇。
關于米盧的事,我們還有后續(xù),但這里暫且按下不表,不過當我們得知這一信息的時候,都不禁感嘆世事是如此奇妙,這如同電影一般的劇情讓人屏息,誰能想到,小屋的背后竟然有如此多的故事,也許冥冥之中一切自有注定。
我們從下午聊到日落,夕陽西下,天邊燃起如火的晚霞,德里納河水在腳下流淌,我和康哥坐在小屋里與主人把酒高談,到這一瞬間我依舊懷疑眼前這一切是否真實,那個在《國家地理》上驚為天人的河中小屋,我正置身其中。
我并不是第一個登上小屋的中國人,也并不是第一個了解小屋故事的 中國人,但至少成為了第一個把河中小屋的完整故事寫出來的中國人,告訴他我會把這些故事帶回中國 ,帶給更多喜歡這座小屋的人,他顯得非常開心。
最后一杯啤酒滿上,三人舉杯相碰。這一天,有故事,有酒。
這一杯,敬如梭歲月,敬兄弟情誼,敬河中小屋,敬塞爾維亞。
- 游記完-
● 澤蒙小鎮(zhèn)●
奧匈帝國最后的邊境
舊時的 澤蒙曾經是奧匈帝國最后的邊境,是高度自治的區(qū)域,而如今的澤蒙已然成為了貝爾格萊德一道亮麗的風景。
經過一座大橋,便漫步在了小鎮(zhèn)中,崎嶇不平的道路,古樸典雅的老房子,這里的一切充滿了中世紀歐洲的氣息。
如今,華麗往事與戰(zhàn)爭傷痛都已逝去,憤怒和詩意留在了一個個城市與村莊中。世界上有很多很多優(yōu)美的小鎮(zhèn),澤蒙便是其中之一。
與眾不同的是它能靜悄悄地留在人的記憶中,你不會總是想起,但是卻始終記得,在某一刻的愜意中感到似曾相識。
幽深的巷子,崎嶇的石子路,老舊的房屋,斜搭下來的花木,還有轉角處的小酒館,這里的一切是那樣的恬淡卻又透著歲月滄桑的味道。
沿著多瑙河漫步,眼前漸漸顯現(xiàn)出像是時光凝結的巴洛克風格。在澤蒙的古老的紅頂房子間穿梭,斑駁的磚石,郁郁蔥蔥的花木,在午后的街邊咖啡店點一杯咖啡,享受著陽光下的小鎮(zhèn)。
一旁是趕集的市場,一旁是遍布的小餐廳,桌椅沿街擺放,老友們在這里愜意閑談,而像我們這樣的過客也可放慢腳步,去感受這里的安靜與恬淡。
● 諾維薩德 ●
歐洲最佳大型音樂節(jié)
塞爾維亞還有一個不得不來的地方, 諾維薩德,塞爾維亞的第二大城市。
不同于其他推送介紹,關于這座城我們想從 EXIT音樂節(jié)說起。
想象一下每年的夏日,在多瑙河畔的一座中世紀古堡,聚集著最酷的音樂、最拉風的樂隊,最勁爆的美酒、最美的景色,還有全歐洲最會玩的年輕人。這中世紀古堡與現(xiàn)代音樂的碰撞,是不是讓人馬上想動身加入其中。
EXIT音樂節(jié)開始于2000年,最初是為了反對斯洛博丹·米洛舍維奇而舉辦。
這個EXIT的得名也有些趣味,當年塞爾維亞人為了突破戰(zhàn)亂的封鎖和思想的束縛,希望找到一個出口,而那時這個出口就是音樂,現(xiàn)在EXIT已經成為歐洲最重要的電子音樂節(jié)。
2020年EXIT音樂節(jié)被確認會如期在7月9-12日舉行,而且今年是其第20周年哦。
這里同樣也極具底蘊,文化與歷史的精華薈萃,讓她得名 塞爾維亞雅典。
精美的新古典主義建筑和咖啡廳廣場展現(xiàn)了哈布斯堡王朝的傳統(tǒng),新文藝復興時期的市政廳,蠟筆色的巴洛克式聯(lián)排別墅都是歲月描繪的多面風貌。
本文圖源網絡
盡管經歷了巴爾干戰(zhàn)爭、南斯拉夫解體、北約的轟炸......這個曾經戰(zhàn)火不斷的國家,傷痕累累的土地,最終賦予了塞爾維亞人樂觀堅強的精神。
撥開層層陰霾,這個 被世人遺忘的歐洲后花園,到處是文化寶藏和自然饋贈:神秘靈動的森林湖泊,天空如洗下的雪山,豐富瑰麗的自然面貌,傳統(tǒng)的美食舞蹈音樂以及現(xiàn)代化的夜生活等,無一不讓人憧憬。
所以答應我,待疫情結束后,一起去看看這個小眾而美麗的「東歐寶藏國家」到底有多美好嗎?!
2020年該去自駕之旅
西澳大利亞州自駕 —穿越奇幻多彩世界深度版
時間待定
預計疫情結束后的一個月內發(fā)團
END
編輯 | Cathy
本文圖源網絡
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
如有侵權 請聯(lián)系刪除
轉載文章請后臺回復:轉載
Hash:af83b0bb0baba39f3c80e8d4f9fb0e2d89f70e31
聲明:此文由 Ken世界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