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略陽古八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
略陽之地,處處青山碧水,風物曼妙。自古就有“故道明珠”之美譽。尤其是被廣為傳誦的略陽古八景,千百年來,總是那么鮮活、那么神奇、那么充滿魅力。
略陽古八景,是前人在長期觀察和精心篩選下,對當時縣境內最具有代表性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所進行的藝術概括和形象包裝。
盡管,這些美景在歲月的長河里沉沉浮浮,歷經滄桑,如今已發(fā)生了很大的變遷,有的景觀甚至悄然消亡,但它以無可替代的地域風采所鐫刻下的人文印記,永遠為后世所珍藏。
“略陽八景”的記載,最早見于明代嘉靖版的《略陽縣志》,后來在清代雍正年間、道光年間、光緒年間的幾種重修版的方志中,都記錄下了歷代對此事的高度重視,以及為了更加完善而付出的種種辛勞?;蚴切薷脑鰟h,或是注解詮釋,或是點評潤色,終于將略陽古八景,打造成了璀璨奪目的地域文化瑰寶。
略陽古八景的形成源遠流長,據說早在唐宋時期已具雛形,后經不斷的充實完善,特別是在明清歷任官府的關注下,又有當地知名文士積極參與,“略陽八景”的文學內涵和藝術品位隨之有了很大的提升。
史料記載,明代嘉靖年間由官方收入志書的“略陽八景”,就是由時任略陽知縣李遇春,親率太學生賈言、李東甲等一批年輕學者,精心編纂而成。其后,清代雍正年間的略陽知縣范昉,又組織力量對李遇春收入縣志的略陽八景進行了仔細修訂,并將其中的“丙穴嘉魚”和“北堡文娟”兩處景點做了調整,至此之后的數百年間,“略陽八景”的相關內容雖不斷被民間和官方補充,但由范昉修訂的八大景點,卻再也不曾變動過,一直流傳至今。
范昉主持修訂的“略陽八景”是:
靈巖夕照;靈峻雨聲;
獅象拱闕;文鳳翼庠;
寒篷積雪;藥水療疾;
明水拋珠;白巖樵唱。
略陽八景的入選,既要強調景點的精品意識,又要突出地域的鮮明特點;既要考慮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的分布比例,又要兼顧所選景觀的地域代表性,以及景點觀賞價值的最佳切入點等等。這些最基本亦是最重要的選景元素,可以說古人做得都非常到位,即使以現代的審美理念來要求,也是無可挑剔。
靈巖夕照
這是被編纂者和修訂者無可爭議地首推為“略陽八景”中的第一景,足見古人對其重視和珍愛的程度。
“靈巖夕照”是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水乳交融般完美結合的典范,而且延續(xù)至今,絲毫不減當年的靚麗。
每當一抹夕陽,為嘉陵江兩岸的疊翠群巒,披上一層金色暮暉之際,巍峨的靈巖古寺,也就顯得格外靜穆、格外莊嚴起來。錯落有致的雕梁畫棟、幽窟茂林,沐浴在斑斕陸離的晚霞里,帶給人不可言喻的心靈震撼,體驗到一種遺身物外,寵辱皆忘的至高至純的人生境界。
靈峻雨聲
此為“略陽八景”中,頗具詩情畫意的山水自然景觀,而且,與“靈巖夕照”一樣,神韻宛然地保存至今,讓它的每一位仰慕者都能親睹其風姿。
“靈峻雨聲”中的“靈峻”系山名,就是如今位于縣城西側、嘉陵江對岸的“雨號山”此山古稱甚多,曾先后被叫做“文筆山”“靈峻山”、“大景山”等等。在當地的民間傳說里,又將此山演變成了“女山”,并有“男山對女山;獅子瞪象山;鳳凰戲牡丹”的俗語。
靈峻山為何會被稱作雨號山呢?《重修略陽志》上曾以生動傳神的筆觸解釋:“高插烏云,橫當三水,或有霧蒙山頂,則颼颼有聲,雨即至矣,故諺名之曰‘雨號山’”。
“靈峻雨聲”之奇妙景觀,正是自此而來。
盛夏之季,每逢變天,靈峻山巔就會風起云涌,直逼山城,轉眼便有滂沱大雨而至。斯時,在天籟般悅耳的淅淅雨聲里,但見群峰隱現,江嵐含煙,野翠欲滴,恍如仙境。令人不禁便要從心底里贊嘆:“靈峻雨聲”,果真名不虛傳!
獅象拱闕
“獅象”,是指坐落于縣城近郊的獅山和象山;“闕”在此處指代城郭??h志載稱:“治之東有獅山,北有象山,蟠踞巉崖,迤邐起伏,或長風積雨,望之勃勃,如欲生動焉。
每每提及略陽縣城,人們就會如數家珍地講起“五山拱列,三水環(huán)繞”的地形之美。獅山象山,年年歲歲,深情守望的雄渾之姿,正是其間一組永遠鮮活、永遠幽婉、永遠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佳絕景觀。
文鳳翼庠
此景所稱之“庠”者,并非“學?!币辉~的本意,特指修建于城東的文廟,故址大約在現在的老糧食局附近;所稱之“文鳳”者,乃為兩座大山,“文”指 “文筆山”,即如今的雨號山;“鳳”指鳳凰山,當時習慣稱為鳳山。用現代的語言來表述即為:鳳山和文筆山,左右簇擁著文廟,形如鳳凰展開兩翅,緊緊護衛(wèi)在它的兩側。因此,《重修略陽志》上特別注釋說:“文筆山峙邑右,鳳凰山峙邑左,玉削霞騫,拱翼文廟”。
文鳳翼庠之景,在歲月更迭中已被歷史風塵淹沒,格為一種永遠的記憶。
寒篷積雪
寒篷即寒篷山,又名寒峰山,縣境西南之隅的一座巍峨大山,峰頂海拔2120米,現屬樂素河鎮(zhèn)所轄。
寒篷山因地勢高峻,氣溫偏低,巔頂之處的積雪,常至夏季亦難消融,故有其景。清代地方學者淡金籯曾在《寒篷山記》一文中寫道:“仰觀則陽烏赫奕,俯視則陰霧晦暗。頃刻之間,炎涼異態(tài),明晦殊色,雖不及終南積雪,為鎬京之勝景。而材木禽獸,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亦辟壤中之巨觀也”。
藥水療疾
藥水巖在今白水江鎮(zhèn)境內,系一處天然石窟,洞內的喀斯特溶巖地貌千姿百態(tài),并有溪泉水珠從窟頂不斷滴落下來,形成夢幻般的石鐘乳景觀。自古相傳此水飲之,可醫(yī)多種病痛,故名“藥水療疾”。又因水珠涌出,久懸不墜,晶瑩剔透,玉輝燦然,亦有“藥水懸晶”之別稱。
“藥水療疾”跨越千百年時光,至今依然鐘靈毓秀,引得游人如織,名聞遐邇。
明水拋珠
史料記載,該景觀在徐家坪鎮(zhèn)明水壩附近。此系古代明水縣治所,“明水拋珠”之“明水”二字,即由此而來。
《重修略陽志》稱:“縣西四十里,活水從懸壁分灑,約八尺余,晶瑩疏落,形似拋珠”。另據當地故老描述,過去,明水壩附近的嘉陵江西岸,聳立著一處陡峭的石崖,在其中部的巖縫里,常年奔流出一道清澈的溪泉,凌空飛瀉,墜落江中,于是江面上就形成無數大大小小的水泡,順流而下,經久不消,恍若拋灑滿江珍珠,見者無不噴嘖稱奇。后來,因地形地貌的變遷,溪流飛瀑消失,這一景觀也就不復存在了。
白巖樵唱
此景在今徐家坪鎮(zhèn)境內,位于名聞天下的漢三頌之一《郙閣頌》摩崖原址附近。清代道光版《略陽縣志》上稱它:“縣西三十里,直立百尋,兩崖夾對,江水從中匯流,舳艫往來,鷗鳧出沒,時有樵夫庚唱,空谷傳聲”。
由此可以想象出一幅渾若潑墨山水般的畫卷上,幽峽碧江,帆影沉浮,波光空濛。突然,嘹亮的樵歌從岸邊的重重野綠中傳出,驚飛起幾只正在粼粼細波間覓食嬉戲的水鳥。壁立千仞的沿岸峰巒,也隨之發(fā)出天籟般的悠揚和聲,在江面上久久回蕩——遺憾的是,這一佳絕景觀因時代的變遷,如今已然無法再現,令人常生無盡的感慨。
俱往矣!
遠去的風景,已蒙塵太久太久!
漢唐的旖旎風光,湮沒在線裝古籍里,槁枯了如玉的容顏;明清的雅燕飛觴,也伴隨著水流云散的前朝舊事,而杳無蹤跡。
然而,遠去的風景,總歸還是風景。正如同風雨撼落枝頭梅,哪怕零落成泥碾作塵,卻依然幽香如故。
登高望遠,如今的新略陽,渾如浴火重生的鳳凰,展翅翱翔,一飛沖天。
拂去歲月的塵埃,我們突然發(fā)現,略陽古八景并未遠去,它早已化作潤物無聲的春雨,深深潛人我們每個人的心田,滋養(yǎng)出一腔豪氣、萬種風情。二十萬秦嶺兒女團結奮進,正在將略陽建設成美輪美奐的錦繡家園,打造出琳瑯滿目的嶄新景觀!
丨編輯:段菲
丨審核:劉乾
Hash:503a0a45f91c3ad98799eb34facf22dc2852e87f
聲明:此文由 略陽頭條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