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月22.6萬人次打卡 東安這個新景點因何成“網紅”?

導語:聚德生態(tài)文化園以德文化為里,生態(tài)濕地為表,表里結合,融合德文化和濕地兩大元素,通過保護綠色生態(tài)底色,彰顯歷史人文情韻,繪就山清水秀畫境,突出休閑游憩主題,展現出一幅文化山水交融的天然畫卷,使它成為東安城市中央會客廳,變成美麗東安最佳風景臺。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走進、認識、感受它的文化之魅、生態(tài)之美、和諧之好。

1、聚德生態(tài)文化園前的“綠水青水就是金山銀山”是東安縣踐行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真實寫照。

2、導覽圖,從圖中可看出園內道路像一只眼睛,謂之“德字路”。取象于甲骨文的“德”字,寓意“走德字路,做有德人”概念。

3、聚德生態(tài)文化園青石牌樓

4、聚德廣場

5、聚德樓。該樓參考東安樹德文化基地樹德山莊的中西合壁建筑結構,按照中國古典建筑傳統(tǒng),采用“高臺閣院”式布局,高低搭配,中間堂廳,走廊環(huán)轉,四周繚以門廡、回廊和角亭。

6、登樓憑欄,可俯瞰全園景色,是游客游玩休憩、接受德行教育、了解東安歷史的主要集散地。內部可以進行書畫展覽,與小型會議的場地,同時進行濕地和德文化宣傳教育。

7、角亭,造型優(yōu)美,是“聚德樓”的襯體,體現中國古典建筑的結構美。

8、門廡亭廊柱間遍布坐檻,游人可在此盤桓休息。

9、“東安賦”幕墻。賦作系東安作者詩人集體創(chuàng)作,三年心血鑄就,歷經反復修改,數易其稿,精益求精而成。

10、“萬德碑”。上刻王甲骨文及孔子、王羲之、蘇軾、顏真卿、毛澤東等歷代名人名家書寫的德,共99字,《易經》有“九五至尊”說法,九是陽數中的最大,九九個德,可謂之萬德。

11、“德方印”印章篆刻“厚德載物”四字。

12、鳳馱大德

13、龍馱大武

14、12方龍鳳馱德武石刻,用代表東方精神的龍鳳圖案馱德武字形,表示東安是“德武之鄉(xiāng)”。

15、園中的主題雕塑,十分耀眼。

16、“吳公造塔”是官德代表,骨髓內涵是:保持施政的延續(xù)性、不掠名利、為政一方造福一方的“忠誠、擔當、實干、清廉”精神。

17、“德之魂”主題雕塑靈感來自于“目視于途謂之德”,四面有眼,眼中有德,以眼觀心,心直德盛。雕塑高度取18.824米,與縣內的舜德文化基地舜皇山1882.4米高度等比,喻意“德源舜皇”。通過雕塑材質的漸變融合,體現人類從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再到現代社會“德”的發(fā)展脈絡。

18、家訓長廊

19、親子樂園

20、“仁義孝忠誠和禮廉”八德地磚

21、“兄弟建橋”是民德代表,東安民德精神是:孝悌勤勉 樂善好施 文韜武略。

22、水磨坊

23、“臥冰求鯉”取材于《東安志》記載的真實典故,代表著孝的榜樣。

24、二十四孝雕塑

25、武術雕像,取材于民間武術動作,代表著東安武術遍山鄉(xiāng)。

26、中軸線走廊

27、武林廣場

28、紫薇長廊

29、禮園·櫻花

30、賢園·梅花

31、義園·桃花

32、孝園·萱草

33、忠園·杜鵑

34、落英繽紛

35、濕地風光

36、生態(tài)優(yōu)美

37、紫水河風光

38、對岸的新廣利橋

39、垂柳依依

40、紫水青青

41、陽光草坪

42、市民休閑游憩的好去處

43、兒童的樂園

44、晨練 。湖南安縣聚德生態(tài)文化園游步綠道上,市民在晨練,或跑步、或行走,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文化底蘊,使這里儼然成為市民休閑休憩的福地。

美美與共 德耀東安

芙蓉國里盡“德”暉

陽春四月,萬物勃發(fā),草長鶯飛,春風化雨,賦成華章。湖南東安縣聚德生態(tài)文化園春意盎然,三步一畫,五步一景,親切宜人。園內游客趨之若鶩,或踏青賞花,或拍照留影,或休閑健身;一拔又一拔團隊接踵而至,或戶外運動,或研學科普,或親子拓展,使這里晉身為網紅景點,來東安游玩的首選之地。

“來這里賞玩的游客絡繹不絕,大家好評如潮,建好聚德生態(tài)文化園,東安縣委政府為老百姓辦了一件大好事、實事?!闭f起東安縣聚德生態(tài)文化園,正在拍照的攝影師朱縣輝嘖嘖稱贊。

東安縣聚德生態(tài)文化園位于東安縣新城腹地,總面積365畝,占地面積249畝,由紫水河中一個沙灘洲島改造而成,整個公園像一只眼睛,取意于甲骨文的“德”字,是紫水河縣城段十里德文化長廊的核心景點,屬東安紫水國家濕地公園的“園中園”。

“聚德生態(tài)文化園生態(tài)環(huán)境好,文化底蘊深厚,我們經常組織學生來開展活動,讓孩子們在寓教于樂中接受德文化熏陶?!眮碜灾Z貝爾幼教的伍賢仁老師笑容可掬的告訴記者。

聚德生態(tài)文化園以德文化為里,生態(tài)濕地為表,表里結合,融合德文化和濕地兩大元素,通過保護綠色生態(tài)底色,彰顯歷史人文情韻,繪就山清水秀畫境,突出休閑游憩主題,展現出一幅文化山水交融的天然畫卷,使它成為東安城市中央會客廳,變成美麗東安最佳風景臺。

該縣將德文化外化于形景觀化、景區(qū)化,把文創(chuàng)的想象變成更具象的實景,可觀、可感、可品、可讀,提升城市文明品質和文化涵養(yǎng),讓景點更耐人尋味駐足而觀,市民或游客在觀賞的同時潛移默化接受到德文化的熏陶,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聚德生態(tài)文化園2018年12月1日開園,建成即被評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qū),據統(tǒng)計,聚德生態(tài)文化園開園四個月來共接待游客22.6萬人次,創(chuàng)下東安新高。

“聚德生態(tài)文化園處在城市之中,擁有保持良好的生態(tài)濕地和獨樹一幟的德文化,這在全國大中城市是絕無僅有的,生活在東安的老百姓真幸福啦!”望著青山縈翠,碧水環(huán)繞的聚德生態(tài)文化園,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植物專家、教授林勛喻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仁者愛山,智者樂水。古往今來人們的家居夢想中,山水是須臾不可或缺的靈氣之源。聚德生態(tài)文化園串聯宜人的生態(tài)景觀、融合精彩的歷史文化、承載豐富的市民活動,構建成融合文化傳承、生態(tài)保護、休閑游憩、研學科普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精神家園。

“聚德生態(tài)文化園主題鮮明,以德文化為主線,彰顯地域文化特色,突出獨創(chuàng)性、本土化,文化創(chuàng)意在全國是獨一無二的?!钡挛幕瘷嗤<椅?a href='/gaoping/' target=_blank>高平自豪地說道。說起園內的德文化元素,他如數家珍。

據介紹,園內德文化元素概括為:聚德樓、德之魂、德字路、萬德碑、德方印、典為像、尚武林、德觀園、生德池。聚德生態(tài)文化園主要內容是:一核心一主題一環(huán)四區(qū),即,一核心為聚德樓,一主題為德之魂主題雕塑,一環(huán)為公園主環(huán)路,四區(qū)為德文化講壇區(qū)、親子活動區(qū)、活動體驗區(qū)、濕地體驗區(qū)。主要德文化景點包括:聚德樓、德之魂主題雕塑、德字路、東安賦景墻、萬德碑、德方印、龍鳳馱德武石刻圖案、家訓長廊、二十四孝浮雕、武林廣場、冷山武術、“仁義孝忠誠和禮廉”八德地磚及吳公造塔、兄弟建橋、臥冰求鯉等本地德文化典故雕塑等。

“德文化創(chuàng)意策劃規(guī)劃先后花費三年時間,建設只用了一年時間,為追求獨具東安特色的文化標簽,我們多次否定設計單位提交的方案,推倒重來。同時,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與國內頂尖國學機構合作,挖掘提煉地域文化精華,才達到了今天這么好的效果。”文高平邊走邊介紹,言語中道出了文化創(chuàng)意的極端重要性和創(chuàng)作過程的艱辛不易。他指著德文化景點逐一詮釋:“聚德樓”參考東安樹德文化基地樹德山莊的中西合壁建筑結構,按照中國古典建筑傳統(tǒng),采用“高臺閣院”式布局,高低搭配,中間堂廳,走廊環(huán)轉,四周繚以門廡、回廊和角亭。門廡亭廊柱間遍布坐檻,游人可在此盤桓休息。登樓憑欄,可俯瞰全園景色,是游客游玩休憩、接受德行教育、了解東安歷史的主要集散地。內部可以進行書畫展覽,與小型會議的場地,同時進行濕地和德文化宣傳教育?!暗轮辍敝黝}雕塑靈感來自于“目視于途謂之德”,四面有眼,眼中有德,以眼觀心,心直德盛。雕塑高度取18.824米,與縣內的舜德文化基地舜皇山1882.4米高度等比,喻意“德源舜皇”。通過雕塑材質的漸變融合,體現人類從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再到現代社會“德”的發(fā)展脈絡。“德字路”取象于甲骨文的“德”字,寓意“走德字路,做有德人”概念?!皷|安賦”系東安作者詩人集體創(chuàng)作,三年心血鑄就,歷經反復修改,數易其稿,精益求精而成?!叭f德碑”搜歷代名人名家書寫的德,章法得體,刻于一碑,集之大成?!暗路接 庇米逃≌潞竦螺d物,造型巧妙,雄渾厚重,意境深遠。龍馱大武、鳳馱大德石刻,用代表東方精神的龍鳳圖案馱德武字形,意象表達東安是“德武之鄉(xiāng)”。“吳公造塔”是官德代表,骨髓內涵是:保持施政的延續(xù)性、不掠名利、為政一方造福一方的“忠誠、擔當、實干、清廉”精神?!靶值芙颉笔敲竦麓恚瑬|安民德精神是:孝悌勤勉 樂善好施 文韜武略。“臥冰求鯉”取材于《東安志》記載的真實典故,代表著孝的榜樣。武林廣場雕塑取材于民間武術動作,代表著東安武術遍山鄉(xiāng)等等。這些德文化元素植根于得天獨厚歷史人文資源中,東安通過進行充分挖掘提煉,讓昔日的人文精神活化到景觀再造再現上,生發(fā)成為自己的城市精神。

聚德生態(tài)文化園四周臨水,建設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理念,規(guī)劃建設依勢而謀,臨水而建,做到四季常綠、季季有花、移步換景。園內規(guī)劃建設了德文化體驗區(qū)、濕地體驗區(qū)、臨水觀光區(qū)、水磨坊、親子游樂場、老年活動場、陽光草坪、健身游步道、休憩平臺。景觀設計、植被的選擇上踐行因地制宜的方案,植入德文化元素,用植物作為造景材料,打造“德觀園”。如:禮園·櫻花,賢園·梅花,義園·桃花,孝園·萱草,忠園·杜鵑,馨園·桂花,廉園·荷花等。布局以綠色為底色,以花朵為裝飾,以秀水為線條,自然與文化相交融,勾勒出生態(tài)文化城市之美。園內綠道環(huán)路如琴弦并列,錯落交叉在生態(tài)碧水間、植物花叢下、文化景點旁,或瀝青,或木棧道,或青磚,或石板,或塑膠,天然舒適,場景相宜。沿途在合適地點建設了亭臺、廁所、避雨亭、座椅、垃圾箱等服務設施。園區(qū)構建成為一個完整的生態(tài)體系,展示出了東安的歷史文化特色,使這里猶如一座濃縮千年東安德文化的大觀園,立起了一座生態(tài)文化豐碑。

“走進聚德生態(tài)文化園,春風佛面,德潤人心,這里是一處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xiāng)愁的詩意棲居地。”中南大學國學中心主任劉立夫感慨的說道。

“德在青山綠水間”。東安的命脈在山水,潛力在文化,已成共識,普遍認同生態(tài)文化就是經濟建設的最大財富、最大優(yōu)勢、最大品牌??h委縣政府秉持重文脈、重生態(tài)、重持續(xù)的建設思路,擦亮生態(tài)名片,打響文化品牌,把東安的文化底蘊、生態(tài)價值轉化為生活品質。同時,遵循城市美學,繪就詩意畫境,把聚德生態(tài)文化園與城市建設渾然一體,園內建筑設計主次分明、相映成趣,與周邊的新吳公塔、新廣利橋、行政大樓、蒼子嶺公園、和諧廣場遙相呼應,公園形態(tài)與城市空間有機融合,跟德文化十里長廊串聯成線,將整個縣城變?yōu)橐蛔薮蟮摹肮珗@”,構建成一道靚麗的城市風景線,使其成為“宜居、宜游、宜商、宜文”的新城區(qū),加快形成東安高質量發(fā)展新動能。

據悉,東安縣既是全國首個德文化之鄉(xiāng)又是全國首批武術之鄉(xiāng)的“文武雙全”縣。近年來,東安縣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大力實施“生態(tài)立縣”戰(zhàn)略,積極開展創(chuàng)建生態(tài)文明示范縣,把城區(qū)當公園建,把公園當景區(qū)建、當景區(qū)管,加快推進全域“景區(qū)化”,努力打造全國知名的微旅游目的地,創(chuàng)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縣。

今天的東安已肩扛“德文化”旗幟在文化自信上掌握了一定的話語權,為經濟社會發(fā)展提供了強大的精神支撐,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德文化的輝映滋潤下,藍圖繪就,實干篤行,夢想展翅,未來可期。(唐明登

Hash:ed5700a8576da52a457b2ec945d88ecb2d801e5c

聲明:此文由 我愛東安網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