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都江堰景點 四川成都都江堰風景區(qū)

導讀:四川省成都都江堰景點 四川成都都江堰風景區(qū) 1. 四川成都都江堰風景區(qū) 2. 四川省都江堰景區(qū) 3. 成都 都江堰景區(qū) 4. 成都旅游景點都江堰 5. 都江堰的風景區(qū) 6. 四川成都都江堰風景區(qū)在哪里 7. 成都市都江堰景區(qū)介紹 8. 成都都江堰風景區(qū)簡介 9. 都江堰 風景區(qū)

1. 四川成都都江堰風景區(qū)

都江堰市是四川著名的旅游勝地。都江堰市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都江堰市是山水園林城市,都江堰渠首傍城,五條河穿城而過,靈巖山城區(qū)矗立,山水城林堰相融,擁有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級野生動植物自然保護區(qū),市域林木覆蓋率達70%,被評為“國家級生態(tài)示范區(qū)”;年平均氣溫15.2℃,空氣質量和水質常年保持國家一級水平。都江堰坐落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都江堰水利工程建于公元前256年,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都江堰附近景色秀麗,文物古跡眾多,主要有伏龍觀、二王廟、安瀾索橋、玉壘關、離堆公園、玉壘山公園和靈巖寺等。


2. 四川省都江堰景區(qū)

水磨古鎮(zhèn)

水磨古鎮(zhèn)位于四川省汶川縣南部的岷江支流壽溪河畔,早在商代就享有“長壽之鄉(xiāng)”的美譽,時稱老人村,后更名為水磨。國家5A級風景區(qū)。

2010年,水磨古鎮(zhèn)被全球人居環(huán)境論壇理事會和聯(lián)合國人居署《全球最佳范例》雜志評為“全球災后重建最佳范例”,被第三屆世界文化旅游論壇組委會授予“中國精品文化旅游景區(qū)”稱號。

2、泰安古鎮(zhèn)

泰安古鎮(zhèn)環(huán)抱于幽靜的四川省都江堰市的青城后山之中,是青城后山的第一景點,每逢佳節(jié)便引來游人無數(shù)。有史以來,泰安古鎮(zhèn)便是扼成都平原西入大小金川的必經(jīng)驛道上之重鎮(zhèn)。

古稱“花坪老澤路”,唐時為味江寨,清時始依場后的古泰安寺易名為泰安場,是成都茂汶、金川物質交流的中轉重鎮(zhèn),歷來商賈云集,市場繁榮。

3、灌縣古城

都江堰灌縣古鎮(zhèn)位于四川省中部,其所在的都江堰是省直轄縣級市,由省會 成都市代管,是中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之一,原名灌縣。市內的“ 青城山 ”為“ 武俠小說 ”中的“青城派 ”所在地。

4、唐昌古鎮(zhèn)

四川郫都區(qū)唐昌古鎮(zhèn)地處郫都區(qū)、都江堰、彭州三州通衢交匯之地,古時候叫崇寧縣,古稱川西最富裕的上五縣“溫、郫、崇、新、灌”,其中的“崇”即是崇寧縣,也就是今天的唐昌鎮(zhèn)。

5、蒲陽鎮(zhèn)

都江堰市古鎮(zhèn)之一,漢晉時稱“蒲村”。 唐宋時稱為“蒲村鎮(zhèn)”。明朝嘉慶(公元1522年——1566年)年間,名“蒲陽鎮(zhèn)”。明神宗(年號為萬歷)時,蒲陽即有鎮(zhèn)之建制(該碑在1982年編志時,已上交縣文管所)。清沿襲明制,后改鄉(xiāng)為村,更名為“蒲村場”。

你對該回答滿意嗎?


3. 成都 都江堰景區(qū)

都江堰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約公元前256~前25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都江堰風景區(qū)主要有伏龍觀、二王廟、安瀾索橋、玉壘關、離堆公園、玉壘山公園、玉女峰、靈巖寺、普照寺、翠月湖、都江堰水利工程等。

都江堰名稱的由來

秦蜀郡太守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名稱叫“湔堋”,這是因為都江堰旁的玉壘山,秦漢以前叫“湔山”,而那時都江堰周圍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們把堰叫做“堋”,所以都江堰就叫“湔堋”。

三國蜀漢時期,都江堰地區(qū)設置都安縣,因縣得名,都江堰稱“都安堰”。同時,又叫“金堤”,這是突出魚嘴分水堤的作用,用堤代堰作名稱。

唐代,都江堰改稱為“楗尾堰”。因為當時用以筑堤的材料和辦法,主要是“破竹為籠,圓徑三尺,以石實中,累而壅水”,即用竹籠裝石,稱為 “楗尾”。

直到宋代,在宋史中,才第一次提到都江堰:“永康軍歲治都江堰,籠石蛇決江遏水,以灌數(shù)郡田?!?/p>

關于都江這一名稱的來源,《蜀水考》說:“府河,一名成都江,有二源,即郫江,流江也?!绷鹘菣z江的另一種稱呼,成都平原上的府河即郫江,南河即檢江,它們的上游,就是都江堰內江分流的柏條河和走馬河?!独ǖ刂尽氛f:“都江即成都江”。從宋代開始,把整個都江堰水利系統(tǒng)的工程概括起來,叫都江堰,才較為準確地代表了整個水利工程系統(tǒng),一直沿用至今。


4. 成都旅游景點都江堰

1、都江堰的創(chuàng)建,開創(chuàng)了中國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紀元都江堰的創(chuàng)建,以不破壞自然資源,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為人類服務為前提,變害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協(xié)合統(tǒng)一,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僅存的一項偉大的“生態(tài)工程”。

開創(chuàng)了中國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紀元,標志著中國水利史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文化劃時代的杰作,更是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古為今用”、碩果僅存的奇觀。

與之興建時間大致相同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侖的灌溉系統(tǒng),以及中國陜西的鄭國渠和廣西的靈渠,都因滄海變遷和時間的推移,或湮沒、或失效,唯有都江堰獨樹一幟,由興建源遠流長,至今還滋潤著天府之國的萬頃良田。

2、都江堰是一個科學、完整、極富發(fā)展?jié)摿Φ凝嫶蟮乃こ腆w系李冰主持創(chuàng)建的都江堰,正確處理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泄洪道、寶瓶口引水口等主體工程的關系,使其相互依賴,功能互補,巧妙配合,渾然一體,形成布局合理的系統(tǒng)工程,聯(lián)合發(fā)揮分流分沙、泄洪排沙、引水疏沙的重要作用,使其枯水不缺,洪水不淹。

都江堰的三大部分,科學地解決了江水自動分流、自動排沙、控制進水流量等問題,消除了水患。

李冰所創(chuàng)建的都江堰是一個科學、完整、極富發(fā)展?jié)摿Φ凝嫶蟮乃こ腆w系,是巧奪天工、造福當代、惠澤未來的水利工程,是區(qū)域水利網(wǎng)絡化的典范。

后來的靈渠、它山堰、漁梁壩、戴村壩一批歷史性工程,都有都江堰的印記。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科學奧妙之處,集中反映在以上三大工程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大系統(tǒng),形成無壩限量引水并且在岷江不同水量情況下的分洪除沙、引水灌溉的能力,使成都平原“水旱從人、不知饑饉”,適應了當時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需要。解放后,又增加了蓄水、暗渠供水功能,使都江堰工程的科技經(jīng)濟內涵得到了充分的拓展,適應了現(xiàn)代經(jīng)濟發(fā)展的需要。

都江堰水利事業(yè)工程針對岷江與成都平原的懸江特點與矛盾,充分發(fā)揮水體自調、避高就下、彎道環(huán)流特性,“乘勢利導、因時制宜”,正確處理懸江岷江與成都平原的矛盾,使其統(tǒng)一在一大工程體系中,變水害為水利。

兩千多年前,都江堰取得這樣偉大的科學成就,世界絕無僅有,至今仍是世界水利工程的最佳作品。

1872年,德國地理學家李?;舴?Richthofen1833-1905)稱贊“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無與倫比”。1986年,國際灌排委員會秘書長弗朗杰姆,國際河流泥沙學術會的各國專家參觀都江堰后,對都江堰科學的灌溉和排沙功能給予高度評價。1999年3月,聯(lián)合國人居中心官員參觀都江堰后,建議都江堰水利工程參評2000年聯(lián)合國"最佳水資源利用和處理獎"。


5. 都江堰的風景區(qū)

都江堰由主要有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寶瓶口進水口三大部分構成。都江堰風景區(qū)主要有伏? ?觀、二王廟、安瀾索橋、玉壘關、離堆公園、玉壘山公園、玉女峰、靈巖寺、普照寺、翠月湖、都江堰水利工程等。

魚嘴是一個分水的建筑工程,把岷江水流一分為二。東邊的叫內江,供灌溉渠用水;西邊的叫外江,是岷江的正流。都江堰的規(guī)劃、設計和施工都具有比較好的科學性和創(chuàng)造性。

工程規(guī)劃相當完善,分水魚嘴和寶瓶口聯(lián)合運用,能按照灌溉、防洪的需要,分配洪、枯水流量。為了控制水流量,在進水口 作三石人,立三水中 ,使 水竭不至足,盛不沒肩 (《華陽國志·蜀志》)。

這些石人顯然起著水尺作用,這是原始的水尺。


6. 四川成都都江堰風景區(qū)在哪里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原灌縣)境內,岷江上的大型引水樞紐工程,也是現(xiàn)有世界上歷史最長的無壩引水工程。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約公元前256~前251),秦蜀守李冰主持興建。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工程以灌溉為主,兼有防洪、水運、城市供水等多種效益。成都平原因此富庶,自古有“天府之國”美稱。都江堰始名于宋代,宋以前稱都安堰、湔堰或犍尾堰。

都江堰水利工程由創(chuàng)建時的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寶瓶口引水口三大主體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屬工程構成??茖W地解決了江水自動分流、自動排沙、控制進水流量等問題,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為“水旱從人”的“天府之國”。兩千多年來,一直發(fā)揮著防洪灌溉作用。截至1998年,都江堰灌溉范圍已達40余縣,灌溉面積達到66.87萬公頃。


7. 成都市都江堰景區(qū)介紹

作為“都江堰一青城山”這個復雜文化景觀中重要的構成部分,都江堰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主體工程的保護情況關系著整個遺產(chǎn)保護傳承。

歷史上,這些遺產(chǎn)經(jīng)過了多次修繕、整治與重建,使都江堰能夠永續(xù)保存并且發(fā)揮著的功能。如元代吉當普改建都江堰樞紐工程,創(chuàng)建了鐵造龜魚嘴。《元央·河渠志》記載,“故以鐵萬六千斤,鑄為大龜,貫以鐵柱,而鎮(zhèn)其源,然后即工”;清道光年間曾遵循“深淘灘”之法擴展寶瓶口,通暢內江的進水;1936年都江堰內外江歲修,采用現(xiàn)代技術用漿砌條石重修了都江堰魚嘴等等。

現(xiàn)今,隨著都江堰功能的拓展,更要注重對重要水利工程遺存文物本體的保護。


8. 成都都江堰風景區(qū)簡介

都江堰水利風景區(qū)坐落在四川省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都江堰不僅是舉世聞名的中國古代水利工程,也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區(qū)。都江堰附近景色秀麗,文物古跡眾多,主要有伏龍觀、二王廟、安瀾索橋、玉壘關、離堆公園、玉壘山公園、玉女峰、靈巖寺、普照寺、翠月湖、都江堰水利工程


9. 都江堰 風景區(qū)

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四川都江堰市城西,是全世界至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這項工程主要有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寶瓶口進水口三大部分構成,科學地解決了江水自動分流、自動排沙、控制進水流量等問題,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為“水旱從人”的“天府之國”。目前灌溉面積已達40余縣,1998年超過一千萬畝。都江堰附近景色秀麗,文物古跡眾多,主要有伏龍觀、二王廟、安瀾索橋、玉壘關、離堆公園玉壘山公園和靈巖寺等。 魚嘴分水堤:“魚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魚嘴而得名,它昂頭于岷江江心,把岷江分成內外二江。西邊叫外江,俗稱“金馬河”,是岷江正流? ??主要用于排洪;東邊沿山腳的叫內江,是人工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 飛沙堰溢洪道:“泄洪道”具有泄洪徘砂的顯著功能,故又叫它“飛沙堰”。 飛沙堰是都江堰三大件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實它的功用非常之大,可以說是確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災的關鍵要害。 飛沙堰的作用主要是當內江的水量超過寶瓶口流量上限時,多余的水便從飛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況,它還會自行潰堤,讓大量江水回歸岷江正流。另一作用是“飛沙”,岷江從萬 山叢中急馳而來,挾著大量泥沙,石塊,如果讓它們順內江而下,就會淤塞寶瓶口和灌區(qū)。 古時飛沙堰,是用竹籠卵石堆砌的臨時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澆鑄,以保一勞永逸的功效。 寶瓶口:寶瓶口起"節(jié)制閘"作用,能自動控制內江進水量,是前山(今名灌口山、玉壘山)伸向岷江的長脊上鑿開的一個口子,它是人工鑿成控制內江進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持,故名寶瓶口。留在寶瓶口右邊的山丘,因與其山體相離,故名離堆。離堆在開鑿寶瓶口以前,是湔山虎頭巖的一部分。由于寶瓶口自然景觀瑰麗,有“離堆鎖峽”之稱,屬歷史上著名的“灌陽十景”之一。 伏龍觀:伏龍觀位于都江堰市離堆公園由,其下臨深潭,因李冰降伏孽龍伏在離堆之下,故于北宋初年改祭李冰,取名“伏龍觀”。伏龍觀又名老王廟、李公詞、李公廟等。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四川巡撫祟實以為:“于雖齊圣,不先父食。況以公之賢:又有功于蜀,其施力程能固無待乎其子。今乃數(shù)典忘祖,于掩其父得無紊欽?” 二王廟:二王廟的修建是為了紀念李冰父子。建筑群分布在都江堰渠首東岸,規(guī)模宏大,布局嚴謹,地極清幽。是廟宇和園林相結合的著名景區(qū)。占地約5萬余平方米,主建筑約1萬平方米。二王廟分東、西兩菀,東菀為園林區(qū),西菀為殿宇區(qū)。全廟為木穿逗結構建筑,廟寺完全依靠自然地理環(huán)境,依山取勢,在建筑風格上不強調中軸對稱。上下重疊交錯。宏偉秀麗,環(huán)境幽美。 安瀾索橋:安瀾橋是名播中外的古索橋,又名"夫妻橋",位于都江堰魚嘴分水堤之上,橫跨內外兩江,長500米?,F(xiàn)在的橋,下移100多米,將竹改為鋼,承托纜索的木樁橋墩改為混凝土樁。索橋在四川西部地區(qū)起源較早。安瀾索橋修建具體年代已不從所考,但據(jù)《華陽國志.蜀志》記載李冰“能笮”?!端?jīng)注.江水》載“涪江有笮橋”,證明至少安瀾橋的修建,不會晚于修筑都江堰的年代。“笮”意為竹索,這是川西古代索橋的主要建筑材料,故安瀾索橋又被稱為竹橋、繩橋、竹藤橋等。


Hash:1a34c15f8866c806f8b97953bbb4f291cf7eebb0

聲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