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篆和昌樂骨刻文字有什么關(guān)系?

導(dǎo)讀:鳥篆和昌樂骨刻文字有什么關(guān)系? 山東省昌樂縣有哪些古代歷史名人 愛問通

鳥篆紋銅壺1968年出土于河北滿城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墓中,造型極為平常,高40厘米,為侈口,束頸,鼓腹,矮圈足,與同時期的青銅酒壺沒有太大的區(qū)別,但壺體上的花紋卻頗不尋常。原來,壺體上那些用金銀絲嵌出的勾回流暢、纖巧精致的花紋,絕大多數(shù)竟是由鳥、魚形線紋構(gòu)成的篆體銘文,因其以鳥形線紋為主,故稱之為“鳥篆紋”。銅壺上的鳥篆紋,既是一種高雅的裝飾藝術(shù),又是一首朗朗上口的頌酒詩文。它一反古代詩人吟酒時著重于飲酒的美妙意境的作法,而是一語道明飲酒有“充潤肌膚,延年祛病之好處,是我國以酒為藥、養(yǎng)生祛病食療保健法的較早記錄。鳥篆文的發(fā)現(xiàn),對我國古代書法史研究也極有意義。

昌樂刻骨文字:

自2004年以來,昌樂縣收藏愛好者肖廣德在昌樂縣袁家莊及其附近的紀臺等古文化遺址上發(fā)現(xiàn)并收集了一批當?shù)?a href='/laobaixing/' target=_blank>老百姓翻地挖出的帶字骨頭。

2007年7月,山大美術(shù)考古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dǎo)師劉鳳君教授開始對帶字骨頭進行研究,他認為這批資料極為重要:如果真是從古文化遺址上收集來的,它應(yīng)是山東龍山文化的遺物,是中國早期的文字;如果是后人刻的,應(yīng)該有摹本,這摹本應(yīng)是龍山文化的遺物,應(yīng)該把它找出來。劉鳳君在肖廣德家里,又看到了一百多塊刻字的骨頭。劉鳳君認為這批刻字的骨頭是山東龍山文化中晚期的遺物,距今約4000—4500年,屬東夷文字。

2008年7月30日,中國古文字研究權(quán)威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殷商文化學會會長王宇信教授等5人聚集昌樂,觀看了大量的骨刻文字照片和實物,舉行了一次座談研討會。與會專家一致贊同劉鳳君的鑒定意見,認為這批文字是比安陽甲骨文更早的一種原始文字,認為它與安陽占卜的甲骨文不同,是一批記事骨刻,應(yīng)稱為“昌樂骨刻文字”。

山東省昌樂縣有哪些古代歷史名人 愛問通

韓熙載(902~970),字叔言,五代 十國南唐官吏,青州(今昌樂)人。后唐同光進士。因父被李嗣源所殺而奔吳。南唐李升時,任秘書郎,輔太子于東宮。李璟即位,遷吏部員外郎,史館修撰,兼太常博士,拜中書舍人。

Hash:0902e17637c0d2ea3fbb0ac07dabf25b13c14227

聲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